[发明专利]一种红豆杉桑蚕丝混纺抑菌针织面料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61804.X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93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周宏江;左华丽;王叶科;谢松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红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2G3/32;D04B1/14;D04B1/18;D06M11/76;D06M101/04;D06M101/10;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朱建均 |
地址: | 214199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豆杉 桑蚕丝 混纺 针织 面料 | ||
1.一种红豆杉桑蚕丝混纺抑菌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通过纱线编织和染整处理得到,按质量份数计,所述纱线包括65wt%~80wt%红豆杉纤维混纺纱线、20 wt%~35wt%的氨纶;
其中,按重量份计,所述红豆杉纤维混纺纱线包括以下组分:10~15份红豆杉纤维、70~80份长绒棉纤维、10~15份桑蚕丝纱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豆杉桑蚕丝混纺抑菌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豆杉桑蚕丝混纺抑菌针织面料染整处理包括以下步骤:坯布→精炼→抑菌处理→脱水烘干→热定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豆杉桑蚕丝混纺抑菌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精炼步骤是将坯布加入精炼液中精炼后,然后依次经70-80℃热水洗、40-50℃温水洗、室温的冷水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豆杉桑蚕丝混纺抑菌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精炼液包括多功能精炼剂1-2g/l,Na2CO3 3-5 g/l,余量为水;精炼浴比为10 -20:1,精炼温度为92-96℃,精炼时间为30-40min。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豆杉桑蚕丝混纺抑菌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抑菌处理时采用银离子抑菌剂2-5g/L,浴比为8-10:1,温度为40-45℃,时间为15-30min,pH=3-1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豆杉桑蚕丝混纺抑菌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烘干时脱水转速为500~1000转/min,温度为100~170℃,时间为2~4min;所述热定型时热定型温度为190~210℃,时间为18~50s。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豆杉桑蚕丝混纺抑菌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纱线编织工艺具体为:
a、第一路纱线为红豆杉纤维混纺纱线,纱线与上针盘高针1成圈,与下针筒高针4集圈;
b、第二路纱线同时进红豆杉纤维混纺纱线,红豆杉混纺纱与上针盘高针1、低针2均不成圈,红豆杉混纺纱与下针筒低针3成圈、下针筒高针4成圈,氨纶丝与上针盘高针1、低针2均不成圈,氨纶丝与下针筒低针3成圈、下针筒高针4成圈;
c、第三路纱线为红豆杉纤维混纺纱线,纱线与上针盘高针1集圈,与上针盘低针2成圈,与下针筒低针3、下针筒高针4不成圈;
d、第四路纱线为红豆杉纤维混纺纱线,纱线与上针盘低针2成圈,与下针筒低针3集圈;
e、第五路纱线同时进红豆杉纤维混纺纱线和氨纶丝,红豆杉纤维混纺纱线与上针盘高针1、低针2均不成圈,与下针筒低针3成圈、下针筒高针4成圈,氨纶丝与上针盘高针1、低针2均不成圈,与下针筒低针3成圈、下针筒高针4成圈;
f、第六路纱线为红豆杉纤维混纺纱线,纱线与上针盘低针2集圈,与上针盘高针1成圈、与下针筒低针3、下针筒高针4不成圈;
g、以六路为一个周期,重复步骤a~f的编织方法,周而复始得到坯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红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红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180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