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群管理方法及电梯群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61909.5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19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东;孙兴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06 | 分类号: | B66B1/06;B66B5/00;B66B1/34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栾美洁 |
地址: | 20024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管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群管理方法及电梯群管理系统,包括:步骤S1,判断电梯使用者中是否存在特殊使用者,如果存在则进入步骤S2,否则进入步骤S3;步骤S2,采用优化调配策略对候梯者进行分配并输出调配结果,进入步骤S4,所述优化调配策略的优化目标中包含最小化特殊使用者对普通使用者产生的不良影响;步骤S3,采用常规群调配策略对候梯者进行分配并输出调配结果,进入步骤S4;步骤S4,根据调配结果控制电梯运行来响应候梯者的乘梯请求。本发明能够准确判断电梯使用者是否是特殊使用者,并在存在特殊使用者的情况下有效地缩短普通使用者与特殊使用者的混乘过程,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特殊使用者对同电梯的其他电梯使用者的乘梯体验造成的不良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群控技术,具体属于一种能够应对电梯使用者包含有影响其他使用者的特殊使用者(如携带大体积物品、乘坐轮椅或病床、携带宠物等)的电梯群管理系统及电梯群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电梯群管理系统可以通过适当分配电梯来响应乘客的呼梯请求,进而提高电梯的运送效率、缩短乘客的候梯时间。但是,当候梯乘客中包含有特殊候梯者时,电梯群管理系统分配的电梯可能因其剩余乘坐空间无法满足特殊候梯者的需求空间而导致特殊候梯者无法乘入轿厢、电梯无效停靠,从而造成电梯的运送效率低下。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发明专利CN104066667B公开的示例性电梯目的地输入系统中的乘客界面设备为乘客提供选定其携带物品视觉表示的界面,控制器根据对应于选定视觉表示的预定空间信息来确定电梯轿厢内容纳乘客携带物品所需的空间量,电梯组群管理系统分配有足够空间可以容纳乘客及其携带物品的电梯来响应其呼梯请求,籍此解决携带大体积物品的乘客“乘入轿厢”这一基本问题。
但是,诸如上述携带大体积物品的乘客、携带污物的乘客、携带大型宠物的乘客、乘坐轮椅或病床的乘客等,这种特殊候梯者在进入轿厢乘坐电梯时,或多或少会给与其同乘电梯的其他乘客造成某些不适影响,进而导致乘客的乘梯感受不佳。显然,前述发明专利的着眼点在于如何保证特殊候梯者顺利乘梯以及如何减少或消除特殊候梯者乘梯对电梯运送效率可能产生的影响,但是其并未考虑或涉及到与特殊乘梯者同乘电梯的其他乘客的乘梯感受。
因此,如何保证与特殊候梯者同乘一台电梯的其他乘梯者的乘梯感受就成为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梯群管理方法及电梯群管理系统,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并未考虑特殊使用者对同电梯的其他使用者的乘梯感受造成不良影响以及无法保证与特殊使用者同电梯的其他使用者的乘梯感受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电梯群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判断电梯使用者中是否存在特殊使用者,如果存在,则进入步骤S2,否则进入步骤S3;
步骤S2,采用优化调配策略对候梯者进行分配并输出调配结果,进入步骤S4,其中,所述优化调配策略的优化目标中包含最小化所述特殊使用者对所述普通使用者产生的不良影响;
步骤S3,采用常规群调配策略对候梯者进行分配并输出调配结果,进入步骤S4;
步骤S4,根据调配结果控制电梯运行来响应所述候梯者的乘梯请求。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1中,判断是否存在特殊使用者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11,获取所述电梯使用者的特征属性信息,所述特征属性信息包括所述电梯使用者的特征属性及其对应的特征属性值;
步骤S12,根据所述电梯使用者的特征属性信息和预设的目标特征属性信息判断所述电梯使用者是否为特殊使用者,所述目标特征属性信息包括所有的特征属性及对应于各个所述特征属性的特征属性阈值。
进一步地,所述电梯使用者的特征属性信息的获取方式为如下任意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19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