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道螺纹自动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62170.X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31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发明(设计)人: | 吴玉秀;张东红;刘航宇;朱一凡;彭艳;朱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3/40 | 分类号: | G06T3/40;G06T5/00;G06T5/50;G06T7/00;G06T7/13;G06T7/136;G06T7/194;G06T7/90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平静 |
地址: | 24300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螺纹 自动 测量 装置 测量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道螺纹自动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属于计算机视觉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工业相机分段对螺纹进行测量,同时使用激光做基准线,保证工业相机拍摄时图像能够处于同一维度内。获得螺纹图像后,先对一段图像中的螺纹图像进行螺高和螺距的提取,提取完成后,利用图像拼接和图像融合算法,将每一段获得的螺高和螺距拼接融合,获取整个螺纹的数据。图像拼接和图像融合算法,能够解决单一图像信息的不确定问题,且每次采集螺纹的一小块区域,然后通过平移得到螺纹的全景图像,即给出螺纹在平移过程中每一区域的螺纹信息,增加数据的可靠性。本发明不仅可以测量大零件,也可以适用小物体的图像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视觉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管道螺纹自动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螺纹检测方法主要有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接触式检测又包括对螺纹的综合评估(如量规)和对单个或少量几何参数的测量(如量针法)。而非接触式的测量方法,主要是利用螺纹表面的光学信息来进行检测。目前制造业主要使用接触式测量对螺纹进行检测,但是在深海螺纹本身体积较大和要求精度较高的情况下,接触式检测的效果不佳,很难保证测量的精度。
基于此,随着图像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新型光学元件与光源的不断涌现,机器视觉测量技术越来越多的得到应用,该技术能够高精度、自动化的检测螺纹。目前国内主要有天津大学的左建中、刘峰等在2006年提出一种检测螺纹的机器视觉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对螺纹多个单项参数的测量,文章深入研究了测量方法的流程,介绍了螺纹图像处理过程和螺纹参数提取方法,并对测量系统的误差做了分析。电子科技大学的姜籍翔在2014年设计了一种全新的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了两个相机来完成螺纹参数的测量,研究了图像处理和参数提取的相关算法,详细分析了测量系统各个部分对检测结果的误差影响。浙江大学的马睿在2019年提出基于图像的外螺纹参数综合检测方法研究,文中通过对检测平台进行改进使得被测件可以连续转动,通过CCD相机得到一系列螺纹参数的特征点,重建螺纹的三维线框模型,拟合螺纹线从轴向和径向对被测件进行综合检测,使得提取到的参数误差较小。但是由于这些检测系统和算法都是采用被测件是小螺纹,对于深海螺纹等大零件,这些检测系统和算法都不能很好地完成检测效果。考虑到深海螺纹应用环境的复杂性,其更换难度大且成本高,若产品不合格造成石油泄漏,会对海水污染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赔偿的代价巨大。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201910133017.7,申请日为:2019年2月22日,发明名称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和虚拟仪器的外螺纹多参数评定方法。该申请案的方法步骤如下:通过图像处理得到外螺纹边缘,采用LabVIEW编程提取特征点牙顶点和牙底点,将外螺纹的牙顶点进行最小二乘拟合直线l1和l4,牙底点进行最小二乘拟合直线l2和l3,牙顶点到对边拟合线的距离的平均值得到大径,牙底点到对边拟合线的距离平均值得到小径,做l1、l2两条直线的中线k1和l3、l4两条直线的中线k2,两直线k1k2之间的距离为外螺纹中径,通过求中径线和牙侧线之间的距离得到螺距。该申请案可对螺纹进行非接触式测量,但是该申请案同样只能对小螺纹进行测量,当螺纹尺寸过大,该申请案便不能保证测量的螺纹的精度。
发明内容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检测系统和算法只能检测小螺纹的局限性,本发明提供一种管道螺纹自动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本发明利用激光做基准线,分段对螺纹进行测量,再通过图像拼接和图像融合获取整个螺纹的数据,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程序,对具体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而使处理结果更加准确。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业大学,未经安徽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21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