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备有人车识别功能的充电桩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62484.X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9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方旺华;姜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牛牛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40 | 分类号: | G06Q20/40;G06K9/00;G06K9/4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吴世民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备 有人 识别 功能 充电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有人车识别功能的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图像采集组件,充电桩本体包括柜体、充电枪、供电组件、控制组件,充电枪通过连接线缆与柜体内的供电组件及控制组件相连;柜体上设置有用于挂放充电枪的插槽;柜体表面嵌装有显示屏,该显示屏与控制组件相连。本发明利用双层身份识别以及远程授权支付的方式,即无须预付费,又可以在确认车辆与使用人员一致的情况下对车辆的充电信息进行记录、并可以在后续根据所得的连续信息对车辆的运行、电池健康进行分析,以满足用户的各种使用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控制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使用,并利用对人员、车辆双重识别进行实现充电管理、控制、费用支付的充电桩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一种以电为能源的新型汽车,新能源车辆电能的补充依靠充电桩,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越来越多,对于充电桩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目前的充电桩,其支付方式主要有两种:一、预充值方式;二、在线支付方式。上述两种方式虽然可以实现充电标桩使用后的付费,但在实际使用上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具体的说是现有的充电桩并不能实现车辆、人员识别及充电管理,难以满足批量车辆的统一管理。更具体的说,在无法确认操作者身份时,预充值方式(即值充卡)可能被冒用或者顶替使用,部分值充卡也会参考现有加油站的方式,进行车辆绑定后人员较对,但绝大多数的充电桩是无人管理的,所以该方式仅限用于极少数有人管理的充电站点,而不适用于充电桩。而在线支付的方式虽然可以解决冒用、顶用的情况,但其支付时,也无法对车辆进行确认,当一台车辆有多人使用时,无法了解该车辆的充电历史情况,即无法从充电桩上远程了解充电次数、充电时间、当时充电量。
此外,对于充电桩的运营企业而言,现有的充电桩的在无法确认操作者身份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运营管理人员私人卖电,进而造成运营损失,更进一步的说,例如使用新能源车辆的运营公司,出于运营管理的需要,需要了解运营车辆的充电情况,而目前,新能源车往往不需要有充电的远程分析控制能力,少数具备有充电数据远程发送的,也仅仅是单辆车辆,并不能进行数据汇总分析,如进行系统加装,又成本极高,往往不符合现实。同时,公司新能源运营车辆在实际的充电消费过程中,如不能进行人员核对,则容易出现充值卡窜用、充值卡外用、充值卡顶用等情况。
综上所述,提供一种基于人脸识别,以进行人员及车辆核对,基于该核对信息进行存储、分析、管理以实现对车辆的充电、电池情况的汇总分析管理的充电桩及控制系统有着极为现实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人车识别技术,使充电桩具备有人脸识别功能的充电桩及与之配合的识别控制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备有人车识别功能的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图像采集组件,充电桩本体包括柜体、充电枪、供电组件、控制组件,充电枪通过连接线缆与柜体内的供电组件及控制组件相连;柜体上设置有用于挂放充电枪的插槽;柜体表面嵌装有显示屏,该显示屏与控制组件相连;图像采集组件包括人像摄像头、车牌摄像头、人像补光灯组、车牌补光灯组;人像摄像头、车牌摄像头、人像补光灯组、车牌补光灯组分别通过线缆与控制组件相连;人像摄像头嵌装在柜体的中上部,用将采集的人像图像信息并将采集数据传输至控制组件中;人像补光灯组嵌装在柜体中上部,用于在需要时对人像采集进行补光;车牌摄像头及车牌补光灯组通过一个支架安装在柜体前部,车牌补光灯组用于在需要进行补光照明,使车牌摄像头可以采集清晰的车牌信息;控制组件中包括有网络处理模块。
本发明还提出所述基于具备有人车识别功能的充电桩的控制方法,其包含如下步骤:
S01、使用者建立帐户,而后使用手机上的摄像头采集用户人像采集后送达远程服务器,远程服务器对该图像信息进行预处理计算,获取人像特征参数并建档存储,将对该建档进行加密后与帐户关联,实现账户档案建立;
S02、使用者将车辆车牌号码信息与帐户进行绑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牛牛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牛牛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24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