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道检测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62499.6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69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罗建利;黄超生;罗孝侃;邓志斌;杨峰;杨泽星;蒋长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K9/10 | 分类号: | B61K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王淑梅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检测 组件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检测组件,包括支架、定位组件、距离检测组件和处理模块;定位组件安装于支架上,用于检测轨道上的定位标记;距离检测组件包括第一距离检测部件和第二距离检测部件,第一距离检测部件设置于定位组件的一侧,用于检测第一距离,第二距离检测部件设置于定位组件的另一侧,用于检测第二距离;处理模块与距离检测组件相通信,以根据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计算错台值。通过该轨道检测组件进行巡检,有效地提升了对轨道的检测速度,提高了对轨道的检测效率,减少了轨道检测过程中人力的投入。并且通过轨道检测组件对轨道进行检测,避免人工检测中所存在的人为误差,进而提升轨道的检测精度,进一步提升列车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轨道检测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在单轨交通线路投入运行后,随时间推移,轨道的状态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对列车的运行有很大的影响。为避免对列车的运行的影响,需要对轨道进行周期性巡检,以及时发现这种变化,进而及时对轨道进行修复。
在相关技术中,对轨道的检测以人工为主,即检测工人在轨道上进行巡检,通过测量工具对轨道的状态进行测量,但人工巡检所需要的人力投入较大,并且检测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一种轨道检测组件。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轨道检测组件,包括支架、定位组件、距离检测组件和处理模块;定位组件安装于支架上,用于检测轨道上的定位标记;距离检测组件包括第一距离检测部件和第二距离检测部件,第一距离检测部件设置于定位组件的一侧,用于检测第一距离,第二距离检测部件设置于定位组件的另一侧,用于检测第二距离;处理模块与距离检测组件相通信,以根据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计算错台值。
本发明所提供的轨道检测组件,在轨道上运行时,定位组件检测到轨道上的定位标记时,通过第一距离检测部件和第二距离检测部件分别检测缝隙两侧的轨道部件,分别得到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处理模块计算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之差,进而得到两侧的轨道部件的错台值,进而实现对轨道的自动检测。通过该轨道检测组件进行巡检,有效地提升了对轨道的检测速度,提高了对轨道的检测效率,减少了轨道检测过程中人力的投入。并且通过轨道检测组件对轨道进行检测,避免人工检测中所存在的人为误差,进而提升轨道的检测精度,进一步提升列车的安全性。
第一距离检测部件和第二距离检测部件为激光传感器。
定位组件为光电开关。
处理模块为工业平板电脑。
轨道为单轨轨道,轨道检测组件为跨坐式单轨巡检车。
轨道部件为供电轨或连接单轨轨道梁的指形板组件。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轨道检测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定位组件包括光电开关,定位标记为供电轨的轨缝;第一距离检测部件位于定位组件的上方,用于检测轨缝一侧的供电轨与基准面之间的第一距离;第二距离检测部件位于定位组件的下方,用于检测轨缝另一侧的供电轨与基准面之间的第二距离;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计算供电轨的错台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光电开关检测到供电轨的轨缝后,第一距离检测部件和第二距离检测部件分别检测供电轨的轨缝两侧的供电轨距离基准面的距离,进而计算得到供电轨的错台值,实现对供电轨的检测。
供电轨的轨缝倾斜设置,进而确保列车不会在经过轨缝时断电。
基准面可为人为规定的虚拟平面,以作为检测基准,基准面可为距离采集模块所在的平面,也可为任一平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24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