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型锥齿轮热处理变形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62666.7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1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王焕敏;鞠殿巍;辛玉武;师玉英;曾西军;张宇慧;崔学威;周动林;周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8/22 | 分类号: | C23C8/22;C21D1/673;C21D9/32;C21D1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白瑶君 |
地址: | 15006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齿轮 热处理 变形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大型锥齿轮热处理变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零件除锥齿区以外的所有区域进行第一次镀铜保护;
清理第一次保护的零件的渗碳表面至零件为灰白色为止;
将清理的零件的锥齿端向上装炉,使用工装对零件进行腹板支撑;
对支撑的零件进行第一次渗碳;
在保护气氛炉对第一次渗碳的零件进行高温回火,然后充氮气冷却至室温;
将冷却的零件除锥齿、花键及轴颈以外的所有区域进行第二镀铜保护;
清理第二次保护的零件的渗碳表面至零件为灰白色为止;
将再清理的零件的锥齿端向上装炉,使用工装对再清理的零件进行腹板支撑;
对再支撑的零件进行第一次渗碳;
在保护气氛炉对第二次渗碳的零件进行高温回火;
按预设升温要求将回火的零件放置在可控气氛炉内升温;
对升温的零件进行压力淬火、冷却、回火、冷却至室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工装为工装1B412/JS8C-10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第一次镀铜保护前对零件进行补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零件的大齿端的有效渗层深度范围为1.75~1.95mm,轴颈和花键渗层深度的范围为1.05~1.25mm,零件的锥角变形量不超过+8′,零件的根锥到安装距端面距离变形量不超过±0.1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次渗碳的参数为:
渗碳温度范围为900±10℃,Ⅰ碳势范围为0.3~0.4%C,渗碳时间范围为30~40min;Ⅱ碳势范围为1.15~1.2%C,渗碳时间范围为6h;Ⅲ碳势范围为1.05~1.1%C,渗碳时间范围为5~8h;渗碳结束后随炉降温至840±20℃,碳势范围为0.8~1.0%C,保温范围为10~30min,保护气氛冷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次渗碳的参数为:
渗碳温度范围为900±10℃,Ⅰ碳势范围为0.3~0.4%C,渗碳时间范围为30~40min;Ⅱ碳势范围为1.05~1.1%C,渗碳时间范围为5h;Ⅲ碳势范围为0.95~1.0%C,渗碳时间范围为1~4h;渗碳结束后随炉降温至840±20℃,碳势范围为0.8~1.0%C,保温10~20min,保护气氛冷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压力淬火的压力淬火机的外圈压力范围为700~900psi,内圈压力范围为500~700psi,内圈压套作用于零件加工基准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压力淬火包括:
外圈压套通过工装的上模压在锥齿轮的锥齿上,工装的上模设置有与齿面配合的模压面,模压面的设置使其作用在锥齿上时,压力沿径向方向逐渐增大,工装的下模与上模压点对应并支撑零件;淬火开始时的油温范围为40~60℃,直至零件冷却至100℃以下时,将零件卸下。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零件为18CrNi4E材料的大型锥齿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266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