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时监控校正室内缩微模型测量设备位移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62686.4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72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石北啸;刘赛朝;吴鑫磊;常伟坤;徐卫卫;沈光泽;韩孝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河北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M11/18 | 分类号: | F16M11/18;F16M11/04;G01B11/02;G05D3/12 |
代理公司: | 济南领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6 | 代理人: | 王吉勇 |
地址: | 21002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时 监控 校正 室内 缩微 模型 测量 设备 位移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时监控校正室内缩微模型测量设备位移的装置,包括安装于桁架上的测量设备、感应装置和调节装置,桁架外部设置有水平基点和竖向基点,感应装置和调节装置均以水平基点和竖向基点为基准,感应装置和调节装置均通过数据线与控制器连接,调节装置与测量设备连接,能够带动测量设备在桁架上微调。本发明还公开了利用该装置的实时监控校正方法。本发明的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安装,由于使用了调节装置,调节数值可精确到0.01mm,使室内模型观测试验所得数据更加准确可靠。使室内微缩模型与实际模型的观测误差更小,对于室内大型物理模型试验的观测具有重大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试验技术发展领域中的位移自动调节装置,尤其是一种实时监控校正室内缩微模型测量设备位移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室内大型物理模型试验,一般是根据工程需要制作的室内缩微模型,比工程实际尺寸小,通过室内缩微模型试验精准反映工程,就要精确测量室内模型的细微移动轨迹和位移变化等,因而,大多需要在空中架设测量设备。基于1:150比例的某大型湖泊室内缩微模型,将观测设备悬挂于模型厅竖向桁架上,用于观测湖面波浪、泥沙等运动参数。当外界环境变化(如温度、风力等)导致测量设备的竖直方向发生1mm位移时,相当于实际湖泊水位上涨或下降了150mm,对于整个湖泊的蓄水量来说,相当于增加或减少了近10万m3,从而导致试验结果失真或失。目前还没有对室内大型物理模型试验的测量设备的微量位移进行实时监测校正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因气温或风力等外界因素变化,导致安装在桁架上的测量设备发生水平或竖向位移,进而导致试验结果失真的问题,提供一种实时监控校正室内缩微模型测量设备位移的装置及方法,其能够自动监控校正测量设备,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便于试验人员的安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实时监控校正室内缩微模型测量设备位移的装置,包括安装于桁架上的测量设备、感应装置和调节装置,桁架外部设置有水平基点和竖向基点,感应装置和调节装置均以水平基点和竖向基点为基准,感应装置和调节装置均通过数据线与控制器连接,调节装置与测量设备连接,能够带动测量设备在桁架上微调。
所述水平基点、竖向基点、调节装置和感应装置的俯视投影在同一笛卡尔二维坐标系中,调节装置和感应装置的中心点以及水平基点均在X轴上,以感应装置的中心为圆点,水平基点的坐标为(L4,0),竖向基点的坐标为(0,L0)。
所述桁架为一框架式结构,顶部中心向下竖直连接有一竖向桁架。
所述测量设备和感应设备均安装于竖向桁架上。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安装于竖向桁架底部的钢制方形框架,其中方形框架底部相邻的两个底边的上部分别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导轨,每个底边上均设置有底部卡在导轨上的电动推杆,两个电动推杆呈十字交叉布置,两个电动推杆的末端轴头均固定连接于一个套环上,套环套在测量设备向上延伸的套管上,且套环与套管之间有间隙,能够保证测量设备上下自由移动;每个电动推杆上均安装有一个与所述底边接触的电磁吸盘,通电时电磁吸盘将电动推杆固定于底边上,需要电动推杆在底边上滑动时,将电磁吸盘断电;
其中一个电动推杆上靠近末端轴头上安装有一个与推杆有夹角的微型步进电机,微型步进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安装有齿轮,套管上设置有所述齿轮相啮合的齿条,微型步进电机工作时,齿轮转动,通过与齿轮啮合的齿条作用,带动套管及测量设备上下移动;
所述电动推杆、电磁吸盘和微型步进电机均有控制器控制。
所述感应装置为激光位移传感器,例如BX-LV100N/R激光位移传感器。
所述控制器为PLC或单片机或计算机。
电动推杆是一种新型的电动执行机构,电动推杆主要由电机、推杆和控制装置等机构组成的一种新型直线执行机构,可以实现远距离控制、集中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河北工程大学,未经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河北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26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