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存量生活垃圾渗滤液零排放的有机肥养护方法、养护槽及一体化养护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62880.2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77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吴军;罗培康;朱俊伟;杨智力;吕宜廉;李丹阳;李志远;马海涛;郭小境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南京柯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4 | 分类号: | C02F1/04;C05F7/00;C05F11/02;C05G5/12;B01D53/28;C02F103/06 |
代理公司: | 江苏瑞途律师事务所 32346 | 代理人: | 王玉姣;陈彬 |
地址: | 21009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存量 生活 垃圾 渗滤 排放 有机肥 养护 方法 一体化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存量生活垃圾渗滤液零排放的有机肥养护方法、养护槽及一体化养护设备,属于废水资源化技术领域。利用养护槽对颗粒有机肥进行养护,期间持续向养护槽内喷洒渗滤液作为养护用水,同时强制向养护槽内通入热风,渗滤液中的水分蒸发并分散于养护槽内的气体中;所述一体化养护设备,包括:养护槽以及生石灰脱水槽,所述离心风机的出风口与生石灰脱水槽相连通,所述生石灰脱水槽,任意选择性的直接与养护槽的排水布气装置相连通或通过换热器与养护槽的排水布气装置相连通。本发明能实现渗滤液尾水的零排放,又以再利用的形式实现了渗滤液中污染元素的去除,提高了颗粒生物有机肥的肥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环境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现存量生活垃圾渗滤液零排放的有机肥养护方法、养护槽及一体化养护设备。
背景技术
我国存量垃圾填埋场的数量众多,占用大量土地,污染问题严重,利用“城市矿产”技术实现存量垃圾开采分选资源化利用,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比如利用存量垃圾中的腐殖土有机质资源生产颗粒生物有机肥;又如利用存量垃圾填埋场开采分选后得到的筛下腐殖土处理渗滤液或生活污水技术也已经得到工程验证和推广应用(如:申请号00127298.5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文件,一种垃圾填埋场渗滤水的净化处理方法;又如申请号200610166396.2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文件,一种生活污水分散处理的方法及其反应器)。存量垃圾挖采物通常需要预处理提高稳定化程度并降低含水率后再进行分选资源化,以便改善作业环境和提高处理设备产能。在异位强化预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符合老龄垃圾渗滤液水质特征,即具有高氨氮、生物难降解的特性。
国内垃圾渗滤液主流处理工艺为MBR+双膜法,包括“MBR+NF+RO”、“MBR+DT-RO”等。尽管该组合工艺有较好的脱氮效果,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凸显出一些问题,如MBR生化系统混合液回流比很高,含有大量溶解氧的混合液回流至反硝化池将抑制反硝化过程,从而影响总氮的去除效果;膜分离技术单元浓缩液及膜污染问题增加了后续处理负担。
专利号为201511020744.0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废水处理领域的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系统,主要包括前处理装置、A2/O生化处理反应器、超滤设备、正反渗透、蒸发结晶装置等多级处理。此发明利用水解酸化池与A2/O池进行生化处理,利用正渗透和反渗透作为深度处理,有效降低了能耗,且出水水质稳定,各指标能满足城市污水再利用标准。但是,该系统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需要过多的设备与占地面积;2)需要利用蒸发塔对正渗透产生浓液进行蒸发结晶,增加了吨水处理成本;3)仍然采用A2/O生物处理方法,高回流比导致系统能耗偏高,运行成本增加;4)运行管理过程较为复杂。
因此,开发一种新的渗滤液的深度处理方法/使用方法,实现渗滤液的零排放,将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渗滤液的深度处理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垃圾渗滤液对颗粒有机肥进行养护的方法及设备,将渗滤液处理技术与颗粒有机肥生产技术相结合,利用预处理过后的渗滤液尾水对颗粒有机肥进行养护,实现渗滤液尾水的零排放。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实现存量生活垃圾渗滤液零排放的颗粒有机肥养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需进行养护的颗粒有机肥置于温度为t1的养护槽内;
2)持续向养护槽内喷洒渗滤液作为养护用水,同时利用温度为t2的热风向养护槽内强制通风,渗滤液中的水分蒸发并分散于养护槽内的气体中,而渗滤液中存在的N、P营养盐则可以富集在颗粒有机肥中;
所述热风的通入风量为L,所述风量L满足以下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南京柯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大学;南京柯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28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医治疗用熏蒸护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板材拉延成型的复杂曲面着色优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