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机群随队箔条的干扰策略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62923.7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61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裘旭益;万开方;邓平煜;周庆;姚子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5D1/10 | 分类号: | G05D1/1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王世磊 |
地址: | 2002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 机群 箔条 干扰 策略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人机群随队箔条的干扰策略处理方法,该干扰策略处理方法包括:根据被掩护有人机情况和对方防御系统雷达情况,确定无人机的箔条投放参数;根据有人机被掩护需求和干扰设备情况,确定无人机的部署数量;根据有人机航线和环境情况,确定无人机部署位置,该无人机部署位置为无人机相对于被掩护有人机的部署位置,包括飞行高度和偏航距离。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针对有人/无人机编队协同任务执行时的干扰资源配置问题进行优化处理,提高了无人机群对防御系统实时干扰能力,从而实现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有人机被拦截的可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但不限于有人/无人机协同、干扰决策技术领域,尤指一种无人机群随队箔条的干扰策略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鉴于目前面临一体化防御系统的威胁,为了尽可能减少伤亡,“将无人机引入到任务编队并实现有人/无人机协同”成为各国执行任务的首选策略。有人/无人机协同任务执行时,可充分利用无人机低成本、非接触、零伤亡、易隐身等优点,携带电子战载荷的无人机编队前出至对方防御区内对其搜索、制导和目标指示雷达进行干扰压制,清理出空中走廊,使得后续有人机编队可以实现抵近火力打击。在此过程中,需要选择最佳的协同干扰策略,使得无人机群能以恰当的队形、在恰当的时机对防御系统实时干扰,以最大程度降低有人机被拦截的可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群随队箔条的干扰策略处理方法,针对有人/无人机编队协同任务执行时的干扰资源配置问题进行优化处理,提高了无人机群对防御系统实时干扰能力,从而实现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有人机被拦截的可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人机群随队箔条的干扰策略处理方法,包括:
根据被掩护有人机情况和对方防御系统雷达情况,确定无人机的箔条投放参数;
根据有人机被掩护需求和干扰设备情况,确定无人机的部署数量;
根据有人机航线和环境情况,确定无人机部署位置,所述无人机部署位置为无人机相对于被掩护有人机的部署位置,包括飞行高度和偏航距离。
可选地,如上所述的无人机群随队箔条的干扰策略处理方法中,所述确定出无人机的箔条投放参数,包括:
获取对方防御系统雷达的信息,所述雷达的信息包括:雷达的最大探测距离,雷达距离分辨区长度和方位分辨区宽度,雷达距离和方位分辨区内的战斗机数量,以及雷达分辨区内的飞机雷达有效反射面积;
根据对方防御系统雷达的信息,计算无人机的箔条投放参数,所述箔条投放参数包括:一次箔条干扰的持续时间、一次箔条干扰中箔条束的投放间隔、连续两次箔条干扰之间的间断时间。
可选地,如上所述的无人机群随队箔条的干扰策略处理方法中,所述获取对方防御系统目标雷达的信息,包括:
步骤1,计算对方防御系统雷达的最大探测距离Dt为:
其中,Hm表示有人机的飞行高度,Hr表示防御系统雷达天线高度;
步骤2,计算对方防御系统雷达距离分辨区长度ΔDt和方位分辨区宽度ΔLt为:
其中,τr表示防御系统雷达脉冲宽度,θt表示防御系统雷达天线方位波束宽度;
步骤3,计算进入对方防御系统雷达距离和方位分辨区内的战斗机数量Nd,Nl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29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