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防撞组件和防雨散热的充电桩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63308.8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69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余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森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孙永智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合肥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组件 防雨 散热 充电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防撞组件和防雨散热的充电桩,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充电桩本体,充电桩本体端面固定安装有进风面板;充电桩本体背面固定安装有排风面板,充电桩本体内表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充电桩本体顶部固定安装有遮雨挡板;还包括底座;底座顶面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限位座;限位座顶面固定连接有挡座;限位座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一组导向杆。本发明通过防撞架、随动座和预碰板的设计,变传统充电桩的固定式结构为可滑动式结构,当充电桩在受到碰撞时,在预碰板的作用下,充电桩能够与碰撞物始终保持设定安全距离,继而保证充电桩本体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充电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防撞组件和防雨散热的充电桩。
背景技术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通过充电枪线连接有充电枪,充电枪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枪设置了一个锁止杠杆以利于插入和取出插头,同时杠杆还能提供一个确定已经锁紧的信号以确保安全,充电桩大多设置在停车场等地点为停放的汽车进行充电,然而大多数停车场是露天的,在较为炎热的夏天,太阳直射下的空气都是比较热的,由于充电桩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热量,高温极易损坏充电桩内部结构,且由于充电桩使用环境的特殊性,导致其极易被车辆碰撞。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防撞组件和防雨散热的充电桩,通过防撞架、抗拉件和随动座的设计,解决了现有的充电桩不能防雨散热及不具备防撞功能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防撞组件和防雨散热的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所述充电桩本体端面固定安装有进风面板;所述充电桩本体背面固定安装有排风面板,所述充电桩本体内表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充电桩本体顶部固定安装有遮雨挡板;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面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顶面固定连接有挡座;所述限位座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一组导向杆;两组所述导向杆周侧面均套设有缓冲弹簧;两组所述导向杆周侧面滑动连接有随动座;所述随动座顶面与充电桩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充电桩本体内部滑动连接有一组抗拉件;所述抗拉件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防撞架;两所述防撞架一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吸能板;所述充电桩本体两侧面且对应吸能板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预碰板;一组所述预碰板周侧面均与对应位置的吸能板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抗拉件包括套管;所述套管内部开设有两对称设置的空腔;两所述空腔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杆;两所述滑杆周侧面均套设有抗拉弹簧;两所述抗拉弹簧均位于空腔内部;两所述滑杆横截面均为T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随动座横截面为倒“U”型结构;所述挡座横截面为“工”字型结构;所述挡座两侧面分别与对应位置的防撞架配合;所述吸能板横截面为“U”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座与底座相对表面之间固定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充电桩本体对应抗拉件的位置均开设有滑孔。
进一步地,所述随动座一表面固定开设有与挡座相配合的条形贯穿孔;所述进风面板和排风面板一表面均固定安装有一组风机。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防撞架、随动座和预碰板的设计,变传统充电桩的固定式结构为可滑动式结构,当充电桩在受到碰撞时,在预碰板的作用下,充电桩能够与碰撞物始终保持设定安全距离,继而保证充电桩本体的安全性,继而使该装置具备防碰撞功能。
2、通过抗拉弹簧和缓冲弹簧的设计,还能在发生碰撞后,对碰撞力进行充分吸能与稀释,继而降低该装置受到直接碰撞力。
3、通过进风面板、排风面板和遮雨挡板的设计,则使该充电桩具备防雨散热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森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森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33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