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黏连检测和短路检测电路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63689.X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9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杨继超;程驭;赵效乾;卢飞;施小航;江磊;李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钛昕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52 | 分类号: | G01R31/52;G01R31/54;G01R31/56 |
代理公司: | 上海骁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15 | 代理人: | 刘翔 |
地址: | 20111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短路 电路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黏连检测和短路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第一开关(K1)、第二开关(K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所述第一开关(K1)和第二开关(K2)均包括控制端和一个触点端,所述第一开关(K1)的触点端与第一电阻(R1)串连,所述第一开关(K1)和第二开关(K2)的控制端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二开关(K2)的触点端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相串连,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电阻(R3)、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和第一检测端口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黏连检测和短路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三二极管(D3)和光耦,所述第四电阻(R4)与光耦输入端的阳极相连,所述光耦输入端的阴极与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相连,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与第五电阻(R5)相连;所述光耦的输出端分别与第六电阻(R6)和第二检测端口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黏连检测和短路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K1)、第二开关(K2)、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分别与充电桩交流输出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黏连检测和短路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与电池管理系统电性连接,用于获得电池包充电电压和电流的信息。
5.一种黏连检测和短路检测电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黏连检测和短路检测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黏连检测和短路检测电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启动充电前,控制器控制闭合第一开关(K1)和第二开关(K2);
S2:通过第一检测端口的波形,判断充电桩的输出火线开关是否黏连;
S3:控制器控制断开第一开关(K1)和第二开关(K2);
S4:控制器控制闭合充电桩火线开关;
S5:通过第二检测端口的波形,判断充电桩的输出零线开关是否黏连;
S6:控制器控制断开充电桩火线开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黏连检测和短路检测电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
S21:如果第一检测端口的波形是恒定的直流电压Vcc,则充电桩的火线开关未黏连;
S22:如果第一检测端口的波形是脉冲叠加直流电压Vcc×R2/(R2+R3),则充电桩的火线开关黏连;
S23:如果第一检测端口的波形是恒定的直流电压Vcc×(R1+R2)/(R1+R2+R3),则充电桩输出侧的零线与火线短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黏连检测和短路检测电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包括以下步骤:
S51:如果是幅值为Vcc的脉冲,则充电桩的零线开关黏连;
S52:如果是恒定直流电压Vcc,则充电桩的零线开关未黏连。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黏连检测和短路检测电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还包括以下步骤:
S61:如果在步骤S2和步骤S5中均未检测到黏连和短路,则进入控制导引阶段;
S62:如果步骤S2或步骤S5检测到黏连或短路,则控制器控制发出告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钛昕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钛昕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368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