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空腔结构降噪的自吸式引气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63702.1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00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延浩;刘兴强;黄文超;潘凯;燕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C1/40 | 分类号: | B64C1/4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王世磊 |
地址: | 710065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空腔 结构 吸式引气 方法 | ||
1.一种用于空腔结构降噪的自吸式引气方法,空腔结构包括前缘、一侧开口的腔体和后缘,腔体包括前壁、底板和后壁,气流由腔体开口一侧从空腔结构的前缘向后缘方向流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前缘、前壁和后壁中的任意两个通过至少一个连接通道连通;
其中,所述连接通道为引气管;所述引气管的连接位置及引气管的几何参数是根据流过空腔结构流体的流速及空腔结构的几何参数确定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式引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缘开设有排气孔;引气管的一端与排气孔连通,另一端穿过腔体的前壁与腔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式引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缘开设有排气孔;引气管的一端与排气孔连通,另一端穿过腔体的后壁与腔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式引气方法,其特征在于,引气管的一端穿过腔体的前壁与腔体连通,另一端穿过腔体的后壁与腔体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自吸式引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气管为管状引气管。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自吸式引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气管垂直长度方向的截面为矩形。
7.一种用于空腔结构降噪的自吸式引气方法,空腔结构包括前缘、一侧开口的腔体和后缘,腔体包括前壁、底板和后壁,气流由腔体开口一侧从空腔结构的前缘向后缘方向流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前缘、前壁和后壁中的任意两个通过至少一个连接通道连通;
其中,在所述前壁靠近前缘的侧面开设槽体;所述槽体的一端与前缘连通,另一端与腔体连通;所述前壁的槽体内嵌有引气管;引气管的一端与前缘连通,另一端与腔体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未经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370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成在车辆顶棚的安全系统
- 下一篇:一种超小型多功能电子集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