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葫芦自动化加工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63749.8 | 申请日: | 201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53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杨恒一;王红华;齐欢;吴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冠林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22/73 | 分类号: | C23C22/73;C23C22/86;B65G49/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贺龙萍 |
地址: | 313300 浙江省湖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葫芦 自动化 加工 生产线 | ||
1.一种电动葫芦自动化加工生产线,包括储液池(1)、设于所述储液池(1)上方的导轨(2)及设于所述导轨(2)上的输送组件,所述导轨(2)上设有导槽,所述导槽内壁上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内设有传动辊,所述传动辊上套设有传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导槽内的导块、设于所述导块底部的第一连接杆(3)、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杆(3)底部的第二连接杆(31)及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杆(31)底部的载料架(32),所述载料架(32)上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储液池(1)顶部设有筛板(11);所述第一连接杆(3)底部设有第一设备腔,所述第一设备腔内设有第一气缸(33),所述第二连接杆(31)设于所述第一气缸(33)活塞杆上,所述载料架(32)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杆(31)底部;所述第二连接杆(31)底部设有第二设备腔,所述第二设备腔内设有第一驱动电机(38),所述载料架(32)上设有第一活动腔,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8)输出轴穿设于所述第一活动腔内,所述第一活动腔侧壁上设有第一通腔,所述第一通腔内穿设有传动轴(39),所述传动轴(39)上设有与所述凹槽相配合的转辊(392);所述导块上设有第二活动腔,所述第二活动腔侧壁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内穿设有与所述传动带相配合的传动板(34),所述导轨顶部设有用于驱动所述传动板(34)往所述第二活动腔内运动的第二气缸(21);所述储液池(1)内壁上设有第三活动槽,所述第三活动槽内设有安装板(12),所述安装板(12)一端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三活动槽内壁上,另一端设有滑块,所述第三活动槽内壁上设有与所述滑块相配合的滑槽;所述第三活动槽底部设有第三设备腔,所述第三设备腔内设有第三气缸(16),所述筛板(11)设于所述安装板(12)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葫芦自动化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39)一端设有第一传动轮(391),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8)输出轴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传动轮(391)相配合的第二传动轮(381),所述第一传动轮(391)和所述第二传动轮(381)均为伞齿轮;所述凹槽底部设有与所述转辊(392)相配合的第二活动槽,所述第二活动槽底部设有第一通孔。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葫芦自动化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板(34)侧壁上活动连接有连接板(341),所述连接板(341)相互连接于一点,所述第二活动腔底部设有套管(37),所述套管(37)内插设有支撑杆(36),所述支撑杆(36)底部设有支撑弹簧(371),所述支撑杆(36)顶部设有与所述连接板(341)相配合的支撑板(361)。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葫芦自动化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动腔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二气缸(21)活塞杆相配合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穿设有第一推杆(35),所述第一推杆(35)底部设有第一推板,所述第一推板顶部设有第一连接弹簧(351),所述第一连接弹簧(351)顶端固连于所述第二活动腔顶部;所述导槽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二气缸(21)相配合的触点开关。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葫芦自动化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料架(32)上设有连接块(320),所述连接块(320)上可转动连接有盖板(310),所述盖板(310)上设有第三连接杆(3101),所述载料架(32)上设有与所述第三连接杆(3101)相配合的连接槽。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葫芦自动化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2)上设有安装槽,所述筛板(11)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内壁上设有第二连接弹簧(121),所述第二连接弹簧(121)一端设有第二推板(122),所述安装槽侧壁上设有第二通腔,所述第二通腔内设有第二推杆(14),所述第二通腔内壁上设有第三活动腔,所述第二推杆(14)上设有限位板(141),所述限位板(141)上设有复位弹簧(142),所述储液池(1)侧壁上设有用于推动所述第二推杆(14)移动的第二驱动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冠林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冠林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374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2-00 表面与反应液反应、覆层中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金属材料表面化学处理,例如转化层、金属的钝化
C23C22-02 .使用非水溶液的
C23C22-05 .使用水溶液的
C23C22-70 .使用熔体
C23C22-73 .以工艺为特征的
C23C22-78 .待镀覆材料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