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两次体系转换桩基托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65045.4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09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胡亮;田卓伦;刘永峰;茹广府;曾剑;张永光;王孝胜;冯亚斌;张宁;龚妇容;高彦福;万巧叶;王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48 | 分类号: | E02D27/48;E02D27/32;E02D27/42;E02D27/14 |
代理公司: | 郑州智多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70 | 代理人: | 马士腾 |
地址: | 45000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次 体系 转换 桩基 结构 | ||
1.一种两次体系转换桩基托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次体系转换托换结构和第二次体系转换托换结构,第一次体系转换托换结构包括预应力混凝土临时托换梁(2),所述预应力混凝土临时托换梁(2)的两端底部设有垫石(3),垫石(3)下设有系梁(4),系梁(4)用于连接临时托换桩(5),垫石(3)、系梁(4)、临时托换桩(5)用于支撑预应力混凝土临时托换梁(2),预应力混凝土临时托换梁(2)的两端底部与垫石(3)之间设有预埋钢板,用于分离临时托换梁(2)与垫石(3),所述临时托换桩(5)之间连接有钢抱箍钢管支撑(6),用于增加临时结构稳定性,所述预应力混凝土临时托换梁(2)包裹既有桥墩(1),在预应力混凝土临时托换梁(2)的两端底部与系梁(4)之间放置顶升千斤顶(11);
第二次体系转换托换结构包括新建下穿隧道底板(7)、下穿隧道顶板(8),所述新建下穿隧道底板(7)、下穿隧道顶板(8)及侧墙组成了整体下穿隧道,所述下穿隧道顶板(8)与永久托换梁(9)连接,永久托换梁(9)长度与下穿隧道宽度相同,下穿隧道底板(7)、下穿隧道顶板(8)、永久托换梁(9)以及抗压桩(12)组成了永久托换结构,在永久托换梁(9)施工完成后,进行后浇筑连接段(10)施工,最后拆除临时托换结构,完成最终托换施工;
所述临时托换梁(2)包括第一次顶升和第二次顶升;
第一次顶升的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1)在系梁顶部安放千斤顶,每个垫石侧安放2个600T千斤顶,共计安放8个;
(2)安装PLC多点同步顶升系统、液压控制系统、油管顶升设备及监测设备,并调试好;
(3)预顶,监控测量同步开始,按设计提供的总荷载(1550T)进行分级加载顶升,加载至总荷载的80%时停止加载,沉降稳定后锁定千斤顶,顶升过程中应确保桥墩墩顶标高不发生变化、临时托换梁不发生变形、移位、开裂,否则应降低控制应力;
(4)截桩,将原桥墩沿承台顶面整体切割,监控测量同步进行;
(5)张拉第二批预应力钢束,完后对第一批、第二批预应力钢束进行注浆;
(6)再次分级加载顶升桥墩至基准标高,监控测量同步进行;
(7)锁定千斤顶,采用钢板将托换梁与垫石之间楔紧;
(8)千斤顶逐步回油卸载,完成第一次受力体系转换;
第二次顶升的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1)再次分级加载顶升桥墩至基准标高,监控测量同步进行;
2)锁定千斤顶,采用钢板将托换梁与垫石之间楔紧,并焊接;
3)千斤顶逐步回油卸载,完成第一次受力体系转换;
所述预应力混凝土临时托换梁(2)为预应力梁;
所述抗压桩(12)为 42 根直径 1.2m,长 50m 钻孔灌注桩;
该两次体系转换桩基托换结构进行桩基托换的施工方法,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步骤 1、施工准备:测量墩顶标高作为后续顶升基准标高,并对桥梁做结构性检测;
步骤 2、施工临时结构:安装临时托换桩(5)、桩顶系梁(4)、垫石(3),临时托换桩(5)为4 根 1500mm钻孔灌注桩,桩顶系梁(4)为5650*1500*1500mm,垫石(3)为 1000*1000*400mm;
步骤 3、临时托换梁施工:
3.1、既有桥墩(1)抱箍范围凿毛,植筋,浇筑临时托换梁(2);
3.2、待临时托换梁(2)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95%,并不小于 10 天,张拉临时托换梁(2)第一批预应力钢束;
步骤 4、第一次体系转换:
4.1、千斤顶(11)及顶升系统的进场安装及调试;PLC 同步顶升液压系统为定制生产的PLC 多点同步顶升液压系统,千斤顶(11)作用,同步精度≤±1mm;
4.2、预顶,监控测量同步开始,按设计提供的 1100t 进行分级加载顶升,待临时托换桩(5)基沉降稳定后锁定千斤顶,三天累计不超过 1mm,顶升过程中应确保既有桥墩墩顶标高不发生变化、临时托换梁不发生变形,否则应降低控制应力,然后沿承台顶面整体切割桥墩,张拉第二批预应力钢束,再次逐步顶升桥墩至基准标高;
4.3、采用钢板将临时托换梁底与系梁顶垫石锲紧,千斤顶锁死机械锁,逐步回油卸载,完成第一次体系转换;
4.4、凿除承台及指定范围内桥墩混凝土,凿除过程中需保护桥墩的竖向主筋;
步骤 5、第二次体系转换:
5.1、基坑开挖,施工下部隧道结构与永久托换梁(9);
5.2、在既有桥墩周边,永久托换梁(9)顶,放置 4 个千斤顶,分级加载顶升桥墩,对永久托换梁静压,千斤顶总反力为 1100t,同时需监控墩顶四个角点,确保墩顶水平,锁定千斤顶,静压不少于10 天,三天累计沉降不大于 1mm;
5.3、在系梁顶面千斤顶,逐步将墩顶标高顶升至基准标高以上 3mm,准备桥墩与永久托换梁的后浇筑连接段(10);
5.4、采用泵送混凝土顶升压注法进行后浇筑连接段(10)的施工,混凝土采用 C50 低收缩、自密实混凝土,待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达到设计要求的 100%,且不小于 14 天,千斤顶逐渐回油,完成第二次体系转换;
5.5、拆除临时托换梁、系梁及临时桩基,完成整个体系转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电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504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