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临时换撑结构的拆换撑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65249.8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96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龚俊;熊畅;徐攀;王艳龙;陈大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黄靖 |
地址: | 43008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临时 结构 拆换撑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临时换撑结构及拆换撑施工方法,基坑支护体系用于使基坑保持稳定和控制变形状态;内支撑体系在施工主体框架结构之前对基坑支护体系进行支撑;换撑梁体系包含换撑梁和换撑梁腰梁,换撑梁和换撑梁腰梁设置在内撑梁上方替换内撑梁给主体结构施工创造空间;在内撑梁拆除后,主体结构的水平构件作为永久换撑体系。本发明针对大跨度超深基坑主体结构与内撑结构相对位置交叉,主体结构无法施工的情况,简化大跨度超深基坑拆换撑体系施工工艺优化基坑拆换撑体系的受力特性,减少了基坑施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提高了基坑整体刚度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临时换撑结构及拆换撑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拆换撑施工总体施工顺序为先施工换撑构件,当换撑构件施工完毕,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拆撑施工,满足地下空间稳定。换撑构件形式有临时构件、永久构件之分,根据实际工程特点选用不同的换撑构件,拆换撑施工完毕后均由主体结构水平构件承担永久换撑构件。当前拆换撑施工大多采用在地下室局部跨度较小位置设置内撑构件,利用主体结构作为换撑构件,避开内撑构件位置,完成拆换撑施工,适用于基坑深度、跨度较小的基坑拆换撑施工,如申请号: 201820102874.1—种免拆换撑的型钢、钢砼组合穿墙支护结构,通过在基坑钢筋混凝土内支撑上端部设置型钢内支撑,穿过主体结构墙体,将水平荷载传递于基坑围护结构,从而完成拆换撑施工。当主体结构水平构件与内撑梁相对位置冲突时,主体结构水平构件无法进行换撑施工,从而影响基坑的整体稳定性和施工进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问题,旨在提供一种针对大跨度超深基坑主体结构与内撑结构相对位置交叉,主体结构无法施工,无法进行换撑施工的临时换撑结构及拆换撑快速施工方法,简化大跨度超深基坑拆换撑体系施工工艺,使工艺操作简单、工期合理、施工操作安全性高,优化基坑拆换撑体系的受力特性,减少了基坑施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提高了基坑整体刚度和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临时换撑结构,包括:
基坑支护体系,所述基坑支护体系包括若干围护结构,所述基坑支护体系用于使基坑保持稳定和控制变形状态;
内支撑体系,所述内支撑体系包括多道内撑梁、冠梁、内撑梁腰梁和钢立柱,所述内支撑结构在施工主体框架结构之前对所述基坑支护体系进行支撑;
换撑梁体系,所述换撑梁体系包含换撑梁和换撑梁腰梁,所述换撑梁和换撑梁腰梁设置在所述内撑梁上方替换所述内撑梁给主体结构施工创造空间;
主体结构,所述主体结构包括外墙、地下室底板、内部构件以及水平构件,在内撑梁拆除后,所述水平构件作为永久换撑体系,从而确保地下空间稳定。
进一步,还包括搭设的内撑梁拆撑满堂架,所述内撑梁拆撑满堂架与对应高度处的内撑梁底面齐平,内撑梁上搭设换撑架,所述换撑架上设置换撑梁。
进一步,所述换撑梁高度高于该层所述主体结构水平构件的高度。
进一步,所述浇筑主体结构与围护结构之间的肥槽内浇筑与所述主体结构水平构件同标号混凝土,浇筑高度与水平构件齐平。
进一步,所述钢立柱内注混凝土,所述钢立柱与水平构件相交处设置预留口。
进一步,换撑梁及与所述换撑梁腰梁为添加早强剂的钢筋混凝土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临时换撑结构的拆换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基坑支护体系施工,在地下空间拆换撑施工前将基坑平面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各区域独立向上进行拆换撑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52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