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延展生理信号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65368.3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37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冯雪;焦阳;张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24 | 分类号: | A61B5/24;A6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延展 生理 信号 检测 装置 | ||
本公开涉及一种可延展生理信号检测装置,包括多个电极单元和柔性衬底,每个电极单元包括支撑框架和电极,柔性衬底上设置有多个安装位,每一个安装位上安装有一个电极单元;支撑框架包括多个支撑分支和中心连接部,每个支撑分支的第一端部分别与中心连接部连接在一起、第二端部分别固定安装到所在安装位四周柔性衬底的对应位置上,多个支撑分支用于支撑中心连接部向远离柔性衬底的方向凸起形成凸起结构,中心连接部位于凸起结构的顶部;支撑框架用于承载电极,电极中至少位于中心连接部的部分用于与生物体的待测位置接触,以对待测位置进行检测得到生理信号。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装置,可靠性和稳定性高,检测准确性好,对生物体的约束小。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柔性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延展生理信号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人体的大量生理活动以生物电的形式进行,因此生理电信号是表征生理参数的重要指标,如心电、脑电、肌电、眼电等。生理电信号可通过电极进行采集,所形成图谱中的波形特征,是健康监测、疾病诊治的重要依据。
人体作为容积导体,其电势在空间内产生扩布,可在远离信号源一定位置采集生物电信号。但是对于深源电信号如心电、脑电等,需要尽量缩短电极与信号源的距离以提高信号质量,因此检测装置中使用植入式电极在疾病的准确定位和治疗方面具有更大的潜力。
但相关技术中,检测装置中所使用的电极存在测量范围小,难以适应生物体体表及组织的复杂形貌,以及由于生物体的运动、生物体组织的周期性脉动造成电极的可靠性降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出了一种可延展生理信号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延展生理信号检测装置,用于植入生物体的体内,所述装置包括多个电极单元和柔性衬底,每个电极单元包括支撑框架和电极,
所述柔性衬底上设置有多个安装位,每一个安装位上安装有一个电极单元;
所述支撑框架包括多个支撑分支和中心连接部,每个支撑分支的第一端部分别与所述中心连接部连接在一起,每个所述支撑分支的第二端部分别固定安装到所在安装位四周所述柔性衬底的对应位置上,所述多个支撑分支用于支撑所述中心连接部向远离所述柔性衬底的方向凸起形成凸起结构,所述中心连接部位于所述凸起结构的顶部;
所述支撑框架用于承载所述电极,所述电极中至少位于所述中心连接部的部分用于与生物体的待测位置接触,以对所述待测位置进行检测得到生理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极包括检测电极、外接电极和互连导线,
所述检测电极部分或全部位于所在支撑框架的中心连接部,且所述检测电极中位于所述中心连接部的部分与所述待测位置接触,以对所述待测位置进行检测得到生理信号;
所述外接电极位于所述装置中任意一个支撑框架的任意一个支撑分支的第二端部,用于与信号分析设备连接,以将所述生理信号发送至所述信号分析设备;
所述互连导线位于支撑分支上,用于实现检测电极与所述外接电极之间的电学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电极的所述外接电极所在的支撑分支包括:靠近所述柔性衬底同一个侧边的多个支撑分支中的任意一个。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介电层,用于覆盖在所述互连导线的表面,实现所述互连导线之间的电学隔离,以及实现所述互连导线与所述生物体之间的隔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极的厚度小于或等于200μm,所述互连导线的宽度小于或等于50μm,所述介电层的厚度小于或等于1μm。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中的所有支撑框架为一体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53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