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等离子体消毒灭菌净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66849.6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0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旭;张伟亮;魏铭辰;高赟;李哲;杨驹;王强;成星;李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空天机电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16 | 分类号: | F24F3/16;F24F7/007;A61L9/16;A61L9/22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韩玙 |
地址: | 710100 陕西省西安市国家民用航天***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等离子体 消毒 灭菌 净化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基于等离子体消毒灭菌净化装置,通过等离子发生模块a、静电吸附模块、等离子发生模块b将快脉冲高电压直接击杀、静电吸附和强氧化活性粒子消杀结合在一起,对流过净化器风道的空气中的有害微生物三重击杀,克服传统静电技术长时间使用的性能衰减、吸附消杀的缺陷。颗粒过滤模块、等离子发生模块a、静电吸附模块、等离子发生模块b、臭氧去除模块均设计为抽拉形式,当设备出现问题时,易于修理,且模块的更换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等离子灭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等离子体消毒灭菌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比SARS(非典型肺炎)和MERS(中东呼吸综合症冠状病毒)更具传染性。在当前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采取必要的灭杀措施、预防传播对于巩固当前的战“疫”成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冠病毒存在气溶胶传播的风险,所以净化空气,消杀空气中的新冠等各种病毒、细菌非常有必要。
现有的灭菌设备中使用较多的是通过等离子进行灭菌,但是大多等离子设备存在灭菌不彻底、静电技术长时间使用导致性能衰减,以及灭菌过程中产生过多对人体有害的臭氧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等离子体消毒灭菌净化装置,能够高效灭菌,同时防止排出对人体有害的臭氧。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等离子体消毒灭菌净化装置,包括能够通风的箱体,箱体内壁由进气端向出气端依次连接颗粒过滤模块、等离子发生模块a、静电吸附模块、等离子发生模块b、臭氧去除模块,等离子发生模块a、静电吸附模块、等离子发生模块b均连接电源模块。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等离子发生模块a和等离子发生模块b结构相同,均包括锯齿状的正极板和锯齿状的正极板,正极板和负极板平行,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形成等离子通道。
正极板与负极板之间的距离为3-5mm。
等离子发生模块a和等离子发生模块b结构相同,均包括多个并排设置且呈圆桶状的负极板,每个负极板内沿轴向设置圆线状正极板。
圆桶状的负极板半径为0.8-2.5cm。
等离子发生模块a、等离子发生模块b与电源模块之间均连接变压器。
等离子发生模块a、等离子发生模块b的激发电压均为4-6kV。
箱体内壁进气端还连接压气风扇,压气风扇连接电源模块。
臭氧去除模块是厚度为5-20cm的活性炭层。
箱体侧壁开设五个长孔,颗粒过滤模块、等离子发生模块a、静电吸附模块、等离子发生模块b、臭氧去除模块分别穿过长孔连接在箱体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一种基于等离子体消毒灭菌净化装置,通过等离子发生模块a、静电吸附模块、等离子发生模块b将快脉冲高电压直接击杀、静电吸附和强氧化活性粒子消杀结合在一起,对流过净化器风道的空气中的有害微生物三重击杀,克服传统静电技术长时间使用的性能衰减、吸附消杀的缺陷。颗粒过滤模块、等离子发生模块a、静电吸附模块、等离子发生模块b、臭氧去除模块均设计为抽拉形式,当设备出现问题时,易于修理,且模块的更换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基于等离子体消毒灭菌净化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等离子发生模块a或等离子发生模块b第一种状态主视图;
图3是图2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等离子发生模块a或等离子发生模块b第二种状态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空天机电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空天机电智能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68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