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输送装置及具有该输送装置的生物反应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67002.X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36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顾警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璟良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M1/26;C12M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郭桂峰 |
地址: | 200135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 装置 具有 生物 反应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送装置及具有该输送装置的生物反应设备,其中该输送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顶面具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具有贯通所述凹槽及所述本体底面的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第三通道设置在所述本体中,其第一端开口暴露于所述本体底面并毗邻第一通道开口,其第二端开口暴露于所述本体的侧面;第四通道设置在所述本体中,其第三端开口暴露于所述本体底面并毗邻第二通道开口,其第四端开口暴露于所述本体的侧面;第一膜片覆设在所述凹槽上,形成一腔体;第二膜片覆设在所述本体底面上,并覆盖所述第一通道开口及所述第三通道的第一端开口;第三膜片覆设在所述本体底面上,并覆盖所述第二通道开口及所述第四通道的第三端开口;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及第三驱动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膜片,所述第二膜片及所述第三膜片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反应器技术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输送装置及具有该输送装置的生物反应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内外医药、生物制药、化工、食品加工行业中的某些特殊工艺要求,需要在取样、补料等方面避免污染,确保物料的纯度,以及在线消毒的可靠性等方面都有很高要求。
而现有技术的生物反应器或发酵罐,在实现补料控制时,为了达到卫生无菌的操作要求,通常采用的解决方法是用四个隔膜阀1、2、3、4组成一个补料通道(如图1所示),为了保证补料的精度及纯净度,一般每台罐有1-6个补料通道(用于补酸补碱,补培养基,或者其他所需流体物质),如果一个罐需要四个补料通道的话,那么就需要用到16个隔膜阀,还需要卡箍、弯头和管道等。把这些隔膜阀通过切割、焊接组合在一起,制造难度大,人工成本高,而且质量难以保证。由于结构复杂,操作繁琐,使用的安全可靠性也较低,不仅如此,这样组合形成的补料系统,显得十分繁杂笨重,而且占用空间也大。另外,为了实现补料,每个通道还需要配置1台蠕动泵5,导致制造成本进一步提高。并且由于蠕动泵5的输送压力较小,其所需的配套管路较粗,长度较短,因而导致在线分析困难。
当利用现有技术在生物反应器和发酵罐取样操作时,为了避免污染,达到无菌取样的效果,一般采用一个取样阀6和四个隔膜阀1、2、3、4以及卡箍、管子等组成,如图2所示,这个组合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大,成本较高,可靠性差。若要实现自动取样功能,那成本更加高,且无法实现定时定量取样功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生物反应器或发酵罐上的补料、取样、消毒过程中,采用的装置结构复杂,制造维护成本较高,安全可靠性差等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输送装置,用于生物反应设备上,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顶面具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具有贯通所述凹槽及所述本体底面的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第三通道设置在所述本体中,其第一端开口暴露于所述本体底面并毗邻第一通道开口,其第二端开口暴露于所述本体的侧面;第四通道设置在所述本体中,其第三端开口暴露于所述本体底面并毗邻第二通道开口,其第四端开口暴露于所述本体的侧面;第一膜片覆设在所述凹槽上,形成一腔体;第二膜片覆设在所述本体底面上,并覆盖所述第一通道开口及所述第三通道的第一端开口;第三膜片覆设在所述本体底面上,并覆盖所述第二通道开口及所述第四通道的第三端开口;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及第三驱动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膜片,所述第二膜片及所述第三膜片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膜片、第二膜片及第三膜片的材料为弹性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腔体的容积为0.5~50毫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膜片覆盖在所述凹槽上,并沿着所述凹槽边缘密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膜片密封覆盖在所述第一通道开口及所述第三通道的第一端开口;所述第三膜片密封覆盖所述第二通道开口及所述第四通道的第三端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膜片在按压发生弹性形变时可以与所述凹槽紧密贴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及第四通道的管径为1~5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璟良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璟良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70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阀门井口装置
- 下一篇:合成制备抗肿瘤创新药Devimistat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