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镉污染土壤修复器及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67019.5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0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军;杨铭;张敏;伍婵翠;蒋永荣;梁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C1/08 | 分类号: | B09C1/08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覃永峰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染 土壤 修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镉污染土壤修复器及修复方法,所述镉污染土壤修复器包括阳离子交换树脂颗粒;一容器,用于容纳所述阳离子交换树脂颗粒,所述容器呈有底圆筒状,所述容器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孔隙,所述孔隙小于所述阳离子交换树脂颗粒直径;所述容器中盛满所述阳离子交换树脂颗粒。多个孔隙排列呈纵向列,多个纵向列孔隙在所述容器侧壁上呈对称分布。相邻两列纵向列上的孔隙为对称排列或交错排列。这种修复器成本低,耗材利用率高,易于批量化生产;本发明还公开了采用这种修复器对镉污染土壤进行修复的修复方法,这种修复方法耗时75‑90min,耗时较短,效益较高;不会产生根系残留,修复彻底;修复后的后续处理成本较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重金属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涉及修复装置和修复方法,尤其是一种镉污染土壤修复器及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镉是一种人体非必需的元素,已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列为全球性意义危害化学物质之一。
镉进入土壤,不仅会引起土壤功能失调、土质下降、影响植物生长,而且会被植物吸收、富集而转移进入食物链危害人类的生命和健康。
采用高富集重金属植物萃取土壤中的重金属,即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种植特殊的高吸收重金属植物,通过收割成熟植物,将土壤中重金属“萃取”分离出来,从而降低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由于植物的生长周期均较长,利用植物“萃取”分离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耗时较长;移除植物时会产生根系残留,有残留含量,修复不彻底;在植物完成修复时,植物中的重金属难以提取,处理植物本身则需要更多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情况,提供一种镉污染土壤修复器及修复方法,这种修复器成本低,耗材利用率高,易于批量化生产;这种修复方法耗时较短,效益较高;不会产生根系残留,修复彻底;修复后的后续处理成本较低。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镉污染土壤修复器,包括
阳离子交换树脂颗粒;
一容器,用于容纳所述阳离子交换树脂颗粒,所述容器呈有底圆筒状,所述容器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孔隙,所述孔隙小于所述阳离子交换树脂颗粒直径;
所述容器中盛满所述阳离子交换树脂颗粒。
进一步地,所述容器的内直径为15-25mm,高度为700-800mm,壁厚为2.0-2.5mm。
优选地,所述容器的内直径为20mm,高度为750mm,壁厚为2.0mm。
进一步地,所述孔隙的宽度为0.4-0.6mm,长度为7.0-9.0mm。
优选地,所述孔隙的宽度为0.5mm,长度为8.0mm。
进一步地,多个孔隙排列呈纵向列,多个纵向列孔隙在所述容器侧壁上呈对称分布。
所述纵向列孔隙为四列。
进一步地,同一列纵向列中相邻孔隙的间距为3.0-5.0mm。
优选地,同一列纵向列中相邻孔隙的间距为4.0mm。
进一步地,相邻两列纵向列上的孔隙为对称排列或交错排列。
优选地,所述阳离子交换树脂为钠型IR-120阳离子交换树脂。
拟基于3D打印技术强大的塑型能力,本发明修复器中的容器采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适当大小的圆柱状的多孔容器,容器中装入阳离子交换树脂,制作成镉污染土壤修复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70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降解地膜打孔装置
- 下一篇:一种足踝骨复位固定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