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化指标检测集成芯片及其检测的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67129.1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54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战会;王树相;张天乐;侯旭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纳芯(苏州)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微纳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G01N21/80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旭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3 | 代理人: | 雒纯丹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化 指标 检测 集成 芯片 及其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化指标检测集成芯片,包括上层,下层,上层与下层水密性地相连,所述上层设置有样品通孔,所述下层包括样品槽,储液槽,样品废液槽,样品定量槽和微反射面,所述各槽之间通过流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废液槽包括第一废液槽和/或第二废液槽,或二个以上的废液槽,所述第一废液槽和/或第二废液槽中,或者二个以上的废液槽预装冻干反应试剂。所述芯片用于检测pH时,能够大大地降低了成本、生物样品和试剂的消耗,同时弥补了微流控体外快速诊断无法检测pH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用于分析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样品前处理,定量稀释,反应和检测于一体的多功能多指标检测集成芯片及其检测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面临着21世纪在生物医学分析,疾病诊断,环境监测,食品与药品安全等领域的挑战,现场采样分析,快速检测以及患者自测等需求的提出,对检验检疫分析手段和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满足这些不断提出的新的需求,就必须要发展微型化,集成化和便携的检验检疫仪器设备。
目前检验检疫所采用的自动化分析设备经过发展已实现了集成化和自动化。如自动生化分析仪式将生化分析中的取样,加试剂,混合,保温,比色,结果计算与报告等这些步骤的部分或全部由模仿手工操作的机械手来完成。但是现有的自动生化分析仪体积庞大,价格昂贵,操作复杂,还需要配备专业的专业设备进行样品的前处理,所以需要安装在大型医院的中心实验室,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另外为了提高检测效率和降低检测成本,往往需要收集起数量较多的一批样品来进行统一分析检测,所以检测周期较长。目前,医院里使用的大型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特点难以满足现场采样分析,快速检测以及患者自测等需求。
pH测量与医学、医药、海洋、环境保护、化工等各个研究领域密切相关,测定溶液pH的方法主要有pH指示剂、pH试纸、pH电极。在人医和动医临床检验中酸碱度(pH值)是一个重要的检验指标,是最常用检测方法为pH 电极。无论对于动物还是人类,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血液的酸碱度(pH值) 通常维持在一个范围内,即动脉血pH值稳定在7.35~7.45(平均7.40)之间的稳定状态。体内酸、碱产生过多或不足,都引起血液pH值改变。体内精细的酸碱平衡或内环境稳定是维持基本的生命活动的前提,即使是微小的失衡,也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机体的代谢和重要器官的功能。因此,血液样本pH值的测定,对于酸碱平衡紊乱等疾病的辅助判断和预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血液pH值临床上多采用血气分析系统来进行测定,血气分析系统一般由电子控制系统、管路系统、电极和测量系统、恒温装置等组成,待测血液样本吸入测量毛细管后,电极进行感测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经放大模数转换后计算机处理并得到测定结果。虽然血气分析仪在临床使用广泛,但是目前各大医院所使用的血气分析体积大、只能在固定检测场所检测、可移动性差,大大降低诊断和治疗的范围与效率,此外,其存在需要专业检验人员操作,操作繁琐,耗时较长和成本昂贵并严格进行日常保养的局限性,同时血气分析仪的pH参比电极和测量电极使用期限较短,易老化,需定期更换新电极。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的问题是:目前临床上大多采用的血气分析系统主要有以下缺点:(1)临床上所用的血气分析体积大、只能在固定检测场所检测、可移动性差,大大降低诊断和治疗的范围与效率;(2)需专业检验人员操作并严格进行日常的保养工作;(3)结果容易受到血样中的蛋白质的影响,需去蛋白质和换膜;(4)电极易老化,且参比电极易出故障,需定期更换,成本较高;(5)血气分析系统为独立于生化分析仪的设备系统,不能与其他大部分生化项目同时检测,在临床检验时增加了血液样本的使用量。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化指标检测集成芯片。
具体来说,本发明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纳芯(苏州)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微纳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微纳芯(苏州)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微纳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71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以磁性材料与核酸外切酶III构建的癌胚抗原电化学传感器
- 下一篇:热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