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排设置发光芯片的色温可调车大灯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67136.1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56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钟弘毅;何汉恩;眭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创智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1/30 | 分类号: | F21S41/30;F21S41/32;B60Q1/14;B60Q1/04;F21W102/13;F21W107/1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弘广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9 | 代理人: | 向用秀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置 发光 芯片 色温 调车 大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排设置发光芯片的色温可调车大灯,属于车大灯领域,其包括底座和反光杯,底座设有多颗发光灯珠构成的近光模组,以及控制发光灯珠发光状态的控制模组;近光模组包括暖色灯珠和冷色灯珠;且一排冷色灯珠两侧各设有一排暖色灯珠,形成暖色灯珠间隔冷色灯珠的排列的结构;控制模组控制暖色灯珠和冷色灯珠的输出占空比,使得暖色灯珠和冷色灯珠的光线经过反光杯的反射混合在一起得到预设色温值的光线后,从反光杯内射出;相比与现有技术,本发明按照车大灯的实际需求,直接混出相应色温的光线,且该光线照射在地面上,光斑明显,亮度大,颜色纯,照明效果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大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排设置发光芯片的色温可调车大灯。
背景技术
汽车作为最常见的代步工具,汽车车大灯是汽车必不可少的组件;现有汽车车大灯大灯多为LED白灯,虽然光照亮度可以满足车的行驶需求,但是遭遇能见度很差的天气时,例如大雾天光线会和悬浮在空气中的细微颗粒发生漫反射,造成眼前一片白的效果,反而对于安全有着很大的威胁,需要开启低色温的黄色的灯光来起到照明作用。
专利号为201710124879.4的在先申请公开了一种车大灯的色温调节方法、系统及车辆;通过对三原色光源占空比的调节,实现灯珠的色温的调控;但是这种调控方式存在一些缺陷,第一是通过三原色混出相应的色温的光线,虽然理论上可以混出任意颜色,但是其远超出车大灯的实际需求,同时调结色温时调节颜色输出占空比过程复杂,对芯片具有一定要求,白白增加了成本;第二是在实际混光过程,由于各个灯珠本身存在一定的尺寸,故使得光线不能完全混在一起,最后得到的光线虽然色温值可以基本满足要求,但是照射在地面的光斑模糊,颜色不纯,不能满足车辆行驶时的照明需求。
因此如何得到一种简单有效,混光效果好的车大灯,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排设置发光芯片的色温可调车大灯,采用暖色灯珠和冷色灯珠两种灯珠混光;根据车大灯的实际需求简化混光的具体过程;同时在一排冷色灯珠两侧各设置一排暖色灯珠,使得暖色灯珠的光线与冷色灯珠的光线充分混合在一起;得到亮度大,颜色纯的预定色温的光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排设置发光芯片的色温可调车大灯,包括底座和反光杯,底座设有多颗发光灯珠构成的近光模组,以及控制发光灯珠发光状态的控制模组;近光模组包括暖色灯珠和冷色灯珠;其中,一排冷色灯珠两侧各设有一排暖色灯珠,形成暖色灯珠间隔冷色灯珠的排列的结构;控制模组控制暖色灯珠和冷色灯珠的输出占空比,使得暖色灯珠和冷色灯珠的光线经过反光杯的反射混合在一起得到预设色温值的光线后,从反光杯内射出。
其中,底座包括安装板,近光模组设置在安装板上,且反光杯与底座连接后,安装板从反光杯底部插入反光杯内,形成安装板立在反光杯内,且灯珠的发光面朝向反光杯侧壁的结构。
优选的方案,反光杯与近光模组对应的反光面为第一椭圆截面,近光模组中心点位于第一椭圆截面的第一个焦点的位置;第一椭圆截面的第二焦点与第一焦点之间的间距为 35-47mm。
优选的方案,还包括远光模组,近光模组和远光模组分别设置在安装板两侧面;且控制模组控制远光模组光线的色温。
具体的,远光模组至少包括一排暖色灯珠和一排冷色灯珠。
优选的方案,反光杯与远光模组对应的反光面为第二椭圆截面,远光模组中心点位于第二椭圆截面的第一个焦点的位置;椭圆截面的第二焦点与第一焦点之间的间距为37-49mm。
具体的,暖色灯珠的色温值为2000k-3500k,冷色灯珠的色温值为5000k-7000k。
具体的,控制模块接收手动指令对近光模组的色温进行调控,手动指令由档位开关或者无极调节开关触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创智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创智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71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