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暂堵球性能确定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67945.2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96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韩慧芬;李杰;彭钧亮;王良;高新平;秦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0 | 分类号: | G01N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董亚军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暂堵球 性能 确定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暂堵球性能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暂堵球性能确定装置,所述暂堵球性能确定装置包括管道,流量监测组件和供液组件,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管道上不同位置的经过孔眼冲蚀后的多个孔眼的孔眼直径;
获取所述多个孔眼直径中每个孔眼直径对应的暂堵球的封堵直径范围;
通过多个不同直径的暂堵球分别对所述管道进行封堵并获取封堵率,其中,通过第一预设直径的暂堵球对所述管道进行封堵并获取封堵率的过程包括:封堵所述多个孔眼中,对应的暂堵球的封堵直径范围不包括所述第一预设直径的孔眼,所述第一预设直径位于所述多个孔眼中至少两个孔眼对应的暂堵球的封堵直径范围的重叠范围中;
开启所述供液组件,向所述管道内输入压裂液;
向所述管道内依次投入多个所述第一预设直径的暂堵球;
获取与所述孔眼连接的所述流量监测组件的流量值为0时,投入所述管道的所述第一预设直径的暂堵球的数量;
根据封堵率公式确定所述第一预设直径的暂堵球的封堵率,所述封堵率公式包括:F=K/Q,所述F为所述第一预设直径的暂堵球的封堵率,所述K为所述第一预设直径的暂堵球封堵住的孔眼的数量,所述Q为投入的所述第一预设直径的暂堵球的数量;
获取所述多个不同直径的暂堵球中,封堵率最大的暂堵球的直径以及投入所述封堵率最大的暂堵球的数量;
所述通过多个不同直径的暂堵球分别对所述管道进行封堵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预设直径,所述第一预设直径是指所述多个孔眼中每个所述孔眼直径对应的暂堵球的封堵直径范围内,直径数值重叠的暂堵球的直径;
在所述第一预设直径的预设范围内确定所述多个不同暂堵球的直径,所述预设范围为1d-2d之间,所述d为所述第一预设直径;
所述获取所述管道上不同位置的经过孔眼冲蚀后的多个孔眼的孔眼直径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不同比例的压裂液和压裂砂下,或不同冲蚀时长下,得到的不同的孔眼直径数据,绘制不同规模下孔眼变化率曲线,其中,使用环形部件安装在孔眼处,所述环形部件的外壁直径与所述孔眼直径相同,所述环形部件的外壁与所述孔眼内壁螺纹连接,环形部件的内壁直径根据实际施工现场的孔眼直径比例进行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管道上不同位置的经过孔眼冲蚀后的多个孔眼的孔眼直径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多个测试管道,所述多个测试管道与所述经过孔眼冲蚀后的多个孔眼一一对应,任一测试管道上具有与对应的孔眼位置相同的初始孔眼,每个所述测试管道上的初始孔眼的直径相同;
通过目标配比的压裂液与压裂砂分别注入所述多个测试管道持续目标时长,以对所述多个测试管道的孔眼进行孔眼冲蚀;
所述获取所述管道上不同位置的经过孔眼冲蚀后的多个孔眼的孔眼直径,包括:
将孔眼冲蚀后的所述多个测试管道中的孔眼的直径确定为所述管道上不同位置的经过孔眼冲蚀后的多个孔眼的孔眼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上多个孔眼在所述管道的外壁上螺旋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孔眼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孔眼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60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投入的所述第一预设直径的暂堵球的数量以及所述第一预设直径的暂堵球的封堵的孔眼数量确定所述第一预设直径的暂堵球的封堵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管道内压力值到达预设压力值时,打开所述管道内的安全阀,开始泄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暂堵球性能确定装置还包括投球器,
所述向所述管道内依次投入多个所述第一预设直径的暂堵球,包括:
通过所述投球器每隔预定时长向所述管道内投入一个所述第一预设直径的暂堵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794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