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及样本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68313.8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8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许行尚;杰弗瑞·陈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岚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00 | 分类号: | G01N35/00;G01N35/02;G01N35/1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顾伯兴 |
地址: | 21112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荧光 免疫 分析 样本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及样本检测方法,分析仪包括有支架,支架设置在底座上,在底座上设置有进样、出样装置,进样、出样装置的侧面设置样本管混匀组件,该样本管由进样、出样装置进样和出样;还包括有采样针与稀释针模块,用于抽取样本加入混匀反应池,和向混匀反应池中加入稀释液进行稀释混匀,采样针将稀释混匀后的样本加入到试剂卡;在支架内设置有试剂卡仓组件,试剂卡仓组件内放置有多个试剂卡匣,通过试剂卡运载组件运送试剂卡;支架内还设置有检测试剂卡的检测组件;还包括废弃的试剂卡弃置拨手装置,用于将检测完成后的试剂卡拨至废弃物接收桶。该分析仪整体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实现全自动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荧光免疫分析检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及样本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荧光免疫检测技术是目前生物医学检验中常用的一种检测技术,该技术是利用被分析物质在特定波长光的激发下会产生荧光的特性对其进行定性定量检测。由于荧光免疫检测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速度快、安全稳定等一系列优点,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检测中,在内分泌疾病检测、传染病检测、妇产科疾病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测、遗传科疾病检测、血液及细胞学检测等检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传统的荧光免疫分析仪通常体积较大,不便于手持式应用,因此,限制了其在紧急检测领域(如急诊化验室、ICU、儿科、120急救车、户外应急抢险救护、单兵救护)、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即使有一些商品化的产品,也存在着检测波段单一、结构复杂、可靠性差、精度低等缺点。
在中国专利文献CN106198480A中公开了一种自动干式荧光检测仪,包括:样本进出机构,包括样本传动装置、可以放置多根样本试管的试管架和试管架放置板,试管架安装在试管架放置板上,试管架可在样本传动装置的驱动下将样本试管从待检位运送至取样位;取样机构,包括取样装置、移液装置和存放多个缓冲液盒的缓冲区,所述取样装置通过移液装置的驱动在取样位、缓冲液盒以及上样位之间来回切换;转盘机构,包括转盘、驱动装盘旋转的转盘驱动装置,转盘沿径向设有若干容纳试剂卡的载卡舌,载卡舌的一端延伸至转盘边缘,转盘在转盘驱动装置的带动下旋转使载卡舌到达不同角度而位于上样位、检测位、丢卡位和进卡位,进卡位至少有两个;喂卡机构,包括喂卡装置、摆动装置和至少两个卡盒,各卡盒沿周向设置于转盘外周,每个卡盒的出口均能与一个进卡位相对从而每个卡盒的对应位置形成一个喂卡位,喂卡装置设置于转盘外周并能与转盘同轴旋转,摆动装置连接所述喂卡装置并驱动喂卡装置旋转到达不同的喂卡位,喂卡装置还包括能够沿转盘的径向将卡盒内的试剂卡拨入进卡位的拨卡部件;检测机构,包括检测头,用于对检测位的试剂卡进行数据采集。
上述技术方案的自动干式荧光检测仪实际使用过程中效果不是很理想,人性化设计较差,功能方面有所欠缺,因此,需要对现有的荧光免疫分析装置进行改进,研发出一种新的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及样本检测方法,功能齐全,实现全自动操作,且使试剂卡检测效率大大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包括有支架,所述支架设置在底座上,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进样、出样装置,所述进样、出样装置的侧面设置样本管混匀组件,所述样本管混匀组件用于将样本管内的样本混匀,其中,该样本管由所述进样、出样装置推入进样和推出进行出样;
还包括有采样针与稀释针模块,用于抽取样本管内的样本加入混匀反应池,向所述混匀反应池中加入稀释液进行稀释混匀,所述采样针与稀释针模块包括有采样针和稀释针,所述采样针将稀释混匀后的样本加入到试剂卡的加样口;
在所述支架内设置有试剂卡仓组件,所述试剂卡仓组件内放置有多个试剂卡匣;
所述支架内还设置有试剂卡运载组件,所述试剂卡运载组件用于运送试剂卡;
所述支架内还设置有检测所述试剂卡的检测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岚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岚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83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继终端设备的重选方法和终端设备
- 下一篇:用于车辆座椅的解锁结构和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