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脸解锁方法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68316.1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8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丁匡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32 | 分类号: | G06F21/32;G06K9/00;H04M1/67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刘金玲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解锁 方法 电子设备 | ||
一种人脸解锁方法及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人工智能设备。该智能化的解锁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的第一图像,在检测到第一图像中包括遮挡物时,获取第一图像中未被遮挡物遮挡的部分人脸的第一部位的特征信息,将部分人脸的第一部位的特征信息与预设的第二图像中的第一部位的特征信息进行匹配,得到第一匹配值,即将用户人脸与第二图像中的目标对象的人脸进行部分特征匹配,而不是全特征匹配,验证速度快且不会受到其它特征(例如遮挡物的特征)的干扰。然后,再通过将采集电子设备的第一设备姿态信息与预设的第二设备姿态信息进行匹配,以便进行二次验证,可在用户人脸被部分遮挡的情况下,无需用户做出很多动作就可以快速、准确的实现人脸解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脸解锁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人脸解锁是通过人脸识别或人脸验证技术对终端设备进行权限管理的一种手段,终端设备可以利用人脸这一生物特征作为权限保护的密码。人脸解锁在很多领域有着应用,例如智能手机的解锁,银行、门禁的解锁等。在特殊时期,当用户戴口罩或者墨镜时,由于采集到的人脸图像的有效特征点会很少,因此会导致人脸解锁失败,而且,别人拿机主的照片或者视频也可能实现人脸解锁成功,存在安全性问题。
现有技术中,一种人脸解锁方式为采集大量带口罩的图像样本进行模型训练,但是这种方式成本较高,且准确率相对较低。另一种方式人脸解锁为当人脸解锁无效时,切换至指纹或者密码解锁,但用户戴手套或手上有水或脏污时,采用指纹解锁或输入密码解锁都不方便。还有一种人脸解锁方式为终端设备指导用户做出相应的动作(例如点头,摇头)来进行活体验证,这种方式需要用户额外做出很多动作,解锁过程繁琐,用户体验较差。因此,如何实现在戴口罩或者墨镜的情况下,无需用户做出麻烦的动作的前提下,仍然快速、准确的解锁,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人脸解锁方法及电子设备,用以提供在用户人脸被部分遮挡的情况下,无需用户做出很多动作的前提下快速、准确的实现人脸解锁。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人脸解锁方法,该方法可由电子设备执行。该方法包括:电子设备获取用户的第一图像(第一图像至少包括用户的脸部),在检测到第一图像中包括遮挡物时,获取第一图像中未被遮挡物遮挡的部分人脸的第一部位的特征信息,将部分人脸的第一部位的特征信息与预设的第二图像中的第一部位的特征信息进行匹配,得到第一匹配值,其中,第二图像包括目标对象的人脸。电子设备采集电子设备的第一设备姿态信息,将第一设备姿态信息与预设的第二设备姿态信息进行匹配,得到第二匹配值。然后,电子设备至少根据第一匹配值和第二匹配值,进行解锁。
基于该方法,在用户人脸被部分遮挡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将从第一图像中获取的未被遮挡物遮挡的部分人脸的第一部位的特征信息,与预设的第二图像中的第一部位的特征信息进行匹配,完成用户人脸与目标对象的人脸(目标对象的人脸可以是用户在所述电子设备上预设的可用于解锁所述电子设备的人脸图像,该人脸图像可以是脸部在无任何物品遮挡情况下的人脸图像)进行部分特征匹配,而不是全特征匹配,验证速度快且不会受到其它特征(例如遮挡物的特征)的干扰。进一步,再通过将采集电子设备的第一设备姿态信息与预设的第二设备姿态信息(所述第一、第二用于对所述电子设备的两个可能相同或不同的姿态信息进行指代性的区分)进行匹配,以便进行二次验证,然后根据第一匹配值和第二匹配值,进行解锁,可实现在用户人脸被部分遮挡的情况下,无需用户做出很多动作就可以快速、准确的实现人脸解锁。采集电子设备的第一设备姿态信息的动作,可能发生在解锁前的不同的时间点,比如在获取用户的第一图像之前、同时或之后,只要发生在与预设的第二设备姿态信息进行匹配之前即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预设的第二设备姿态信息包括:电子设备的当前姿态为处于横屏状态,或者,电子设备在预设时长内从竖屏状态切换为横屏状态,或者,电子设备在预设时长内从竖屏状态切换为横屏状态,再切换为竖屏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83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临边作业的安全卡具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脑键盘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