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数据传输的高速公路循环排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68546.8 | 申请日: | 2020-05-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94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黄竞;马犇;张占华;王健;张志燕;马跃;万励;顾志丰;张龄澜;李士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士鹏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E03B3/02;E03B3/30;E01H5/10;E01H10/00;A01G25/02;A01G25/16;B01D35/02;B01D29/5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靳雪华 |
地址: | 0654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传输 高速公路 循环 排水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传输的高速公路循环排水系统,包括:主排水部中排水层设位于垫层上方,排水层包括钢丝网、过滤网以及排水板,第一连接板与排水板连通;主连接管与第一连接板液体相通;子排水部,其包括渗透板和子连接管,渗透板设置在公路绿化带植被下方,通过子连接管与主连接管连通;循环排水部中护栏包括立柱和中空结构的壳体,壳体内设置储水箱以可上下移动的方式在左右立柱之间;相邻储水箱通过分连接管连通,喷头分别设置在储水箱的左右两侧;储水箱内设置加热片;自动循环控制装置。本发明充分利用收集的雨雪以及路面积水,解决植被灌溉问题,同时通过对水加热的方式,解决高速公路寒冬路面积雪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路排水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数据传输的高速公路循环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公路排水设计包括路界面地表排水、路面内部排水、地下排水和公路构造物及下穿道路排水等。高速公路上若排水系统设施不齐全,排水系统的设计不够完善,会导致路面出现沉降。高速公路的排水形式包括路基排水,其设计的目的是将影响路基强度及稳定性的地下水以及地面水及时排出公路范围之外,但现有的排水方式,并没有对排水进行很好的循环利用,造成水资源浪费的同时,增加了额外排水的负担,提供一种循环排水系统,不仅解决了额外排水的负担,同时循环利用降雨降雪的水资源,更为环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数据传输的高速公路循环排水系统,充分利用收集的雨雪以及路面积水,解决植被灌溉问题,同时通过对水加热的方式,解决高速公路寒冬路面积雪问题。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基于数据传输的高速公路循环排水系统,包括:
主排水部,其包括排水层、第一连接板和主连接管,所述排水层设位于垫层上方,所述排水层包括钢丝网、过滤网以及排水板,所述排水板的横截面为倒置的V型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板对称设置在所述排水板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板的横截面为劣弧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一侧与所述排水板固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第二侧通过多个均匀排布的支撑板与所述排水板固定连接,相邻所述支撑板之间的距离设置为5-10厘米;所述主连接管与所述第一连接板液体相通。
子排水部,其包括渗透板和子连接管,所述渗透板设置在公路绿化带植被下方,所述渗透板为中空结构,所述渗透板内侧除顶端外均设置防水层,所述渗透板的顶端设置多个渗透孔,所述渗透孔上铺设渗透网;所述子连接管液体连通所述主连接管和所述渗透板。
循环排水部,其包括护栏、储水箱、分连接管以及喷头,所述护栏包括立柱和中空结构的壳体,所述壳体沿所述绿化带两侧排布,所述立柱对称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纵向两侧,并位于所述壳体内,以使所述壳体的底端距离地面20-30厘米,所述壳体的底端设置开口,所述储水箱以可上下移动的方式设置在左右所述立柱之间;相邻所述储水箱通过所述分连接管连通,所述分连接管上设置阀体,所述喷头分别设置在所述储水箱的左右两侧;所述储水箱内设置加热片。
自动循环控制装置,其包括控制器、土壤湿度监测模块以及天气监测模块,所述土壤湿度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所述绿化带内土壤的含水量,并传输至所述控制器,以控制所述储水箱的上下移动,以及位于所述绿化带一侧的所述喷头的启闭;所述天气监测模块用于监测雨雪天气信息,并传输至所述控制器,以控制与所述储水箱连接的抽水泵的启闭,以及加热片的启闭。
优选的是,所述储水箱设置的具体方式为:所述储水箱相对所述立柱的位置设置与左右所述立柱连接的滑杆,所述立柱相对所述滑杆的位置设置滑槽,所述滑杆位于所述滑槽内的一端设置位于所述滑杆下方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受控于所述控制器以使所述储水箱上下移动。
优选的是,所述壳体内设置保温层,所述加热片连接温度控制模块,以控制加热的温度,所述温度控制模块受控于所述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士鹏,未经李士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85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