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橡胶干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68736.X | 申请日: | 2020-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30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袁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建国 |
主分类号: | B29B13/06 | 分类号: | B29B1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2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橡胶 干燥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橡胶干燥装置,其结构包括电机、加热烘干装置、烘干箱、电加热器、支架、电动伸缩杆、排料阀门、皮带输送机,本发明具有的效果:加热烘干装置设于烘干箱内部并且通过电机产生的驱动转矩实现运行,对倒入烘干箱内部的橡胶粒进行多方位搅拌,且在搅拌过程中对橡胶粒进行包裹式的均衡加热,使橡胶粒含有的水分在加热和搅拌中向上汇集蒸发形成的水蒸气,一部分水蒸气在螺旋叶片旋转中产生的螺旋回转运动作用下被输出,另一部分水蒸气在叶轮旋转中产生的对流运动作用下,由进料口排出后被快速输出,使得橡胶粒含有的水分快速排出,避免橡胶粒加热烘干不均匀,从而提高橡胶产品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橡胶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橡胶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橡胶烘干过程也就是水分的转移和热量的传递过程,决定这一过程的主要因素取决于橡胶的特性及烘干条件,烘干条件主要有环境的温度、空气的湿度、风速、风量、橡胶表面积、设备的性能材质等,橡胶的烘干最终就是要除去内部水分,达到干燥的目的,升温烘干就是去除橡胶水分的手段和方式之一,橡胶的水分能消除的程度也是由空气湿度决定的,在密闭的橡胶烘干房内,由于烘房内的空气是有限的,且湿气容易因为烘房温度的上升而集中,使得橡胶粒含有的水分难以排出,造成橡胶粒加热烘干不均匀,使局部胶体变质、老化,大大降低橡胶产品的质量,因此需要研制一种橡胶干燥装置,以此来解决在密闭的橡胶烘干房内,由于烘房内的空气是有限的,且湿气容易因为烘房温度的上升而集中,使得橡胶粒含有的水分难以排出,造成橡胶粒加热烘干不均匀,使局部胶体变质、老化,大大降低橡胶产品的质量的问题。
本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橡胶干燥装置,其结构包括电机、加热烘干装置、烘干箱、电加热器、支架、电动伸缩杆、排料阀门、皮带输送机,所述的支架内部中心位置设有皮带输送机,所述的皮带输送机安装在支架上,所述的皮带输送机两侧平行等距设有两根电动伸缩杆,所述的电动伸缩杆垂直扣合在支架上并且延伸端朝上设置,所述的支架顶部中心位置设有烘干箱,所述的烘干箱垂直焊接在支架上,所述的烘干箱底端设有排料阀门,所述的排料阀门和烘干箱连接,所述的烘干箱外圈上均匀等距设有三个电加热器,所述的电加热器扣合固定在烘干箱外壁凹槽上,所述的烘干箱内部设有加热烘干装置,所述的加热烘干装置垂直安装在烘干箱内部,所述的烘干箱顶部中心位置设有电机,所述的电机和加热烘干装置相配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加热烘干装置由进料排气机构、集气罩、通气孔、转轴、均分搅拌机构、受热烘干机构组成,所述的进料排气机构设于烘干箱顶部并且二者相扣合,所述的进料排气机构底端设有集气罩,所述的集气罩和进料排气机构相扣合,所述的集气罩底部均匀分布有通气孔,所述的通气孔和集气罩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进料排气机构中心位置设有转轴,所述的转轴和进料排气机构相配合,所述的转轴顶端与电机连接并且通过电机产生的驱动转矩实现旋转,所述的进料排气机构下方设有均分搅拌机构,所述的均分搅拌机构设于烘干箱内部并且与转轴连接,所述的均分搅拌机构下方设有受热烘干机构,所述的受热烘干机构和均分搅拌机构相配合,所述的受热烘干机构设于烘干箱内部并且与转轴通过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进料排气机构由叶轮、排气管、气罩、进料框、排气直管、螺旋叶片组成,所述的进料框内部中心位置设有气罩,所述的气罩安装在进料框内部,所述的气罩顶部均匀等距设有四根排气管,所述的排气管垂直设置在气罩顶部并且二者相连接,所述的气罩内部设有叶轮,所述的气罩底部中心位置设有排气直管,所述的排气直管垂直焊接在气罩底部中心位置,所述的排气直管内部设有螺旋叶片。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进料框由进气管、外圆框、间距圆杆、内导向环板、进料口组成,所述的外圆框内部中心位置设有内导向环板,所述的内导向环板外圈上均匀等距设有两根以上的间距圆杆,所述的内导向环板通过间距圆杆与外圆框连接,所述的内导向环板和外圆框之间设有进料口,所述的内导向环板下方呈轴对称结构设有两根进气管,所述的进气管扣合固定在内导向环板上并且一端从外圆框探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建国,未经袁建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87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