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相情感障碍非典型症状评估系统与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69170.2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3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孙学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16 | 分类号: | A61B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张欣欣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情感 障碍 非典型 症状 评估 系统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双相情感障碍非典型症状评估系统与方法,涉及医疗领域,该双相情感障碍非典型症状评估系统包括数据获取单元与判断单元,该数据获取单元用于依据预设的双相情感障碍评估指标获取一目标对象的指标得分,其中,预设的双相情感障碍评估指标包括抑郁维度指标、焦虑维度指标、认知维度指标以及节律损害维度指标;该判断单元用于当获取的每项指标的得分大于预设定的第一阈值且总的指标得分大于预设定的第二阈值时,判定目标对象出现双相情感障碍非典型症状。本申请提供的双相情感障碍非典型症状评估系统与方法具有诊断非常方便,从而能够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相情感障碍非典型症状评估系统与方法。
背景技术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心境障碍,诊断标准要求其既存在躁狂/轻躁狂发作,又存在抑郁发作。它是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具有发病年龄早、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疾病负担重等特点,已经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健康问题之一。
不幸的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从开始出现症状到确诊经常需要花费较长时间,而这种现象的发生应该归咎于目前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标准上。从大医学角度来看,所有疾病的发生发展均包含前驱期,发作期,并发症期,终末期。而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标准仅包含发作期的描述,并未关注其前驱期,从而导致很多患者在发展为典型的双相情感障碍之前均不能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和医治。
我们将前驱期的双相情感障碍症状统称为“双相情感障碍的非典型症状”,针对这类症状已有检测工具包括双相情感障碍前驱症状回顾性量表(BPSS-R)、心境障碍问卷(MIDQ)。但是BPSS-R为回顾性,即患者躁狂或抑郁发作后的回顾性症状分析,判断患者的前驱期特点,并无前瞻性意义;而MIDQ主要为识别发作期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对非典型的前驱期症状并无识别功能。目前临床医生对双相情感障碍非典型症状的诊断全靠临床经验来粗略识别,临床诊断非常困难。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相情感障碍非典型症状评估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临床医生对双相情感障碍非典型症状诊断非常困难的问题。
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相情感障碍非典型症状评估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临床医生对双相情感障碍非典型症状诊断非常困难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相情感障碍非典型症状评估系统,所述双相情感障碍非典型症状评估系统包括:
数据获取单元,用于依据预设的双相情感障碍评估指标获取一目标对象的指标得分,其中,所述预设的双相情感障碍评估指标包括抑郁维度指标、焦虑维度指标、认知维度指标以及节律损害维度指标;
判断单元,用于当获取的每项指标的得分大于预设定的第一阈值且总的指标得分大于预设定的第二阈值时,判定所述目标对象出现双相情感障碍非典型症状。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相情感障碍非典型症状评估方法,所述双相情感障碍非典型症状评估方法包括:
依据预设的双相情感障碍评估指标获取一目标对象的指标得分,其中,所述预设的双相情感障碍评估指标包括抑郁维度指标、焦虑维度指标、认知维度指标以及节律损害维度指标;
当获取的每项指标的得分大于预设定的第一阈值且总的指标得分大于预设定的第二阈值时,判定所述目标对象出现双相情感障碍非典型症状。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91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