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附性拉料边拉边裁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69849.1 | 申请日: | 2020-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30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王福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纳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37/16 | 分类号: | C03B37/16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夏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3 | 代理人: | 蒋丹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附性 拉料边拉边裁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机床附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吸附性拉料边拉边裁的装置,包含台面、大流量吸风系统、输送带、动力系统、导向结构和打滑检测装置,在输送带、动力系统、导向结构和打滑检测装置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吸附性拉料,即大流量吸风系统不停止的情况下,实现输送带移动过程中的物料裁剪,能够大幅提升机床的效率,打滑检测装置能够保证吸附性拉料动作的准确性;而大流量吸风系统吸力足、通风道的截面为矩形且和台面接触面积大,吸附力强、压降小,因此能满足现有的多层裁切时吸风流量的要求,提高吸力,避免多层裁切的过程中带料和打滑现象;可根据需要将张紧滚筒一侧通过减速机与伺服电机相连,形成双主动滚筒动力系统,以提供更大的动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床附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吸附性拉料边拉边裁的装置。
背景技术
某些机床如裁切机是一种常见的裁切轻质透气性材料的机器,其输送带位于台面上,通常将待裁切的轻质透气性材料放置在输送带上,由输送带运输至裁切工位,利用吸风结构形成真空而将输送带上的材料紧紧的吸附在台面上,便于横跨在台面上方的裁切部件将其裁切。
随着玻璃纤维运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为满足玻纤行业的产能需求,提高生产效率,随之而来出现了针对玻纤的裁切机顺势而生。
目前国内的裁切机送料方式都是先将风机停止或将风机切换成吹气模式,然后再控制输送带向前向后运动。输送带运动到指定位置后。再启动风机开始吸风工作。由于风机的启停需要一定的时间,此外,裁切机的吸风系统的流量有限,吸力不足,在切割一些透气性材料时容易将料带起来或切坏,特别是切割多层透气性玻璃纤维材料。这种模式会降低裁切机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精度。
由于玻纤需要多层裁切,而且具有一定的透气性,但是由于原有的吸风结构通常为少量集气罩和圆形管道连接的结构形式,流量有限,玻纤在裁切的过程中易出现带料和打滑的现象。
发明内容
旨在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附性拉料边拉边裁的装置。该结构不仅能满足多层裁切透气性材料,还能实现在吸风的状态下拉料,并在拉料过程中也裁剪,减少了风机启停、拉料过程以及收料等待所浪费的时间,提高裁切效率。值得一提的是,本申请中涉及的吸附性拉料边拉边裁的装置,适用但不限于裁切机,也可以用于其它的机床上。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吸附性拉料边拉边裁的装置,包含台面、大流量吸风系统、输送带、动力系统、导向结构和打滑检测装置,所述台面为吸附性台面,固定在机床的机架上;所述大流量吸风系统安装在台面的下部,所述大流量吸风系统包含截面呈矩形的通风道,所述通风道上表面设置若干线性均布的通风口,下表面设置连接口,所述通风口与台面下表面连接,所述连接口通过风道与大流量的风机相连;所述输送带位于台面的上部,并通过动力系统驱动;所述动力系统包含主动滚筒、张紧滚筒、减速机和伺服电机,所述主动滚筒和张紧滚筒分别固定在机床的机架的两端,所述输送带环绕在主动滚筒和张紧滚筒上,所述主动滚筒通过减速机与伺服电机相连;所述导向结构安装在机架上,为输送带的运动提供导向;所述打滑检测装置通过支架固定在张紧滚筒的侧部,所述打滑检测装置的检测头贴紧输送带的表面用以检测输送带的实际运行距离。
优选的,风机底部安装有隔振器,为防止风机震动影响机器切割效果。
优选的,风道的截面为矩形,具有较大的横截面积并便于制造。
优选的,所述台面包含形成腔体结构的上板、框架和底板,所述上板设置有均布布置的吸附孔,所述底板包含若干线性均布的连接区域,所述连接区域设置有通气孔,所述连接区域与通风道的通风口相连。通气性能好,而底板线性均布的连接区域与大流量吸风系统的连通面积大,透气性能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通风道相邻的通风口之间设置有U型槽,所述U型槽处固定有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通过纵向型材固定在机床的机架上。通过连接支架将通风道的重量由纵向型材传递给机架,防止通风道的重量直接施加给台面而造成其变形,从而保证机床的切割精度和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纳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纳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98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辅助任务学习的视频游戏决策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户交互方法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