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阴阳极电催化协同烟气脱硝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70894.9 | 申请日: | 2020-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47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江波;徐灿程;关雨欣;牛庆赫;刘树梁;孟宪哲;刘奕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32 | 分类号: | B01D53/32;B01D53/56 |
代理公司: | 山东三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08 | 代理人: | 高洋;肖太升 |
地址: | 266033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阴阳 电催化 协同 烟气 方法 | ||
1.一种新型阴阳极电催化协同烟气脱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反应器中设置阴阳电极,采用Ti/IrO2-RuO2为阳极,金属铜为阴极,电极间距为5cm;采用0.05M NaCl为电解液,初始pH值调节为7;待脱硝的烟气以流量为1L/min通过膜片式微孔曝气器,从反应器底部进入溶液,电解液通过提升泵从顶部的喷淋装置形成喷雾,将部分溢出溶液的气体重新带回溶液;阳极氧化产生的强氧化性羟基自由基和活性氯将烟气中NO氧化为易溶于水体的高价态的NOx,被水相吸收的NOx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同时溶解的硝氮可在阴极上通过催化还原作用转化为氮气或者铵根,产生的铵根最终可被阳极电解生成的次氯酸氧化为氮气,以此完成电催化脱硝反应;
所述电催化脱硝反应中工作电流密度为20mA/cm2;输入电压波形为直流或者脉冲。
2.一种新型阴阳极电催化协同烟气脱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反应器中设置阴阳电极,采用氧化铅电极为阳极,金属Pd涂层为阴极,电极间距为5cm;采用0.07M NaCl为电解液,初始pH值调节为7;待脱硝的烟气以流量为1.2L/min通过膜片式微孔曝气器,从反应器底部进入溶液,电解液通过提升泵从顶部的喷淋装置形成喷雾,将部分溢出溶液的气体重新带回溶液;阳极氧化产生的强氧化性羟基自由基和活性氯将烟气中NO氧化为易溶于水体的高价态的NOx,被水相吸收的NOx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同时溶解的硝氮可在阴极上通过催化还原作用转化为氮气或者铵根,产生的铵根最终可被阳极电解生成的次氯酸氧化为氮气,以此完成电催化脱硝反应;
所述电催化脱硝反应中工作电流密度为25mA/cm2;输入电压波形为直流或者脉冲。
3.一种新型阴阳极电催化协同烟气脱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反应器中设置阴阳电极,采用Sb-SnO2电极为阳极,金属钴为阴极,电极间距为6cm;采用0.08M NaCl为电解液,初始pH值调节为7;待脱硝的烟气以流量为1.3L/min通过膜片式微孔曝气器,从反应器底部进入溶液,电解液通过提升泵从顶部的喷淋装置形成喷雾,将部分溢出溶液的气体重新带回溶液;阳极氧化产生的强氧化性羟基自由基和活性氯将烟气中NO氧化为易溶于水体的高价态的NOx,被水相吸收的NOx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同时溶解的硝氮可在阴极上通过催化还原作用转化为氮气或者铵根,产生的铵根最终可被阳极电解生成的次氯酸氧化为氮气,以此完成电催化脱硝反应;
所述电催化脱硝反应中工作电流密度为30mA/cm2;输入电压波形为直流或者脉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理工大学,未经青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089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火箭回收方法
- 下一篇:一种负载四氢姜黄素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