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载四氢姜黄素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70906.8 | 申请日: | 2020-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4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冯涛;胡中山;马宏颖;庄海宁;姚凌云;宋诗清;孙敏;王化田;王喆琦;孙世一;朱颖祯;李作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8/11 | 分类号: | A61K8/11;A61K8/35;A61K8/73;A61Q19/02;A61Q19/08;A61Q19/00;C08B3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徐俊;吴宝根 |
地址: | 20023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载 姜黄 微胶囊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负载四氢姜黄素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直接溶解法,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制备两亲性辛烯基琥珀酸短葡聚糖纳米胶束,然后以两亲性辛烯基琥珀酸短葡聚糖链纳米胶束为壁材包埋四氢姜黄素制成负载四氢姜黄素微胶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四氢姜黄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为:将辛烯基琥珀酸短链葡聚糖纳米粒子粉末配制成水溶液,然后将其与四氢姜黄素乙醇溶液混合,37-45℃加热60-70min使其充分糊化分散,再以38-45℃旋转蒸发30-50min,除去乙醇,最后冷冻干燥48-72h即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载四氢姜黄素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辛烯基琥珀酸短链葡聚糖纳米粒子粉末的水溶液的浓度为10mg/mL;四氢姜黄素乙醇溶液的浓度为5mg/mL;辛烯基琥珀酸短链葡聚糖纳米粒子粉末与四氢姜黄素的质量比为3:1。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载四氢姜黄素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辛烯基琥珀酸短链葡聚糖纳米粒子粉末的制备方法为:将辛烯基琥珀酸短链葡聚糖粉末溶于磷酸盐缓冲液,搅拌,保持37-55℃,6-12h,然后冷却至室温,再醇洗2-3次后进行沉淀,并用水洗涤2-3次,最后冷冻干燥48-72h即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负载四氢姜黄素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盐缓冲液的pH值为7.4;醇洗采用无水乙醇。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负载四氢姜黄素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辛烯基琥珀酸短链葡聚糖粉末的制备方法为:将短链葡聚糖配制成水溶液,然后在90-100℃下搅拌糊化30-50min,糊化完成后,用碱溶液调节pH值为8.0-8.5;将辛烯基琥珀酸酐分散在无水乙醇中,并将温度降至50-68℃,用碱溶液调节pH值为8.5-9.0;将辛烯基琥珀酸酐溶液添加到短链葡聚糖溶液中,连续搅拌8-10h,用酸溶液调节pH值至6.5-7.0,然后醇洗2-3次后进行沉淀,将沉淀物在4℃下冷却8-12h,最后冷冻干燥48-72h即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载四氢姜黄素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短链葡聚糖溶液的浓度为50g/L;碱溶液采用NaOH;酸溶液采用HCl;醇洗采用无水乙醇;辛烯基琥珀酸酐溶液与短链葡聚糖溶液的质量比为4-1:1。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载四氢姜黄素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短链葡聚糖的制备方法为:将蜡状玉米淀粉浆液与磷酸盐缓冲溶液混合,在100℃沸水中剧烈搅拌糊化约30-50min,然后加入普鲁兰酶,在pH=8-9、55-65℃条件下孵育6-8h后,离心2-5min,最后冷冻干燥48-72h即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负载四氢姜黄素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蜡状玉米淀粉浆液与磷酸盐缓冲溶液的质量比为1:1;磷酸盐缓冲溶液的pH值为5.0;普鲁兰酶的酶活力为1000ASPU/g。
10.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负载四氢姜黄素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微胶囊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妆品的原料包括以重量百分比计的以下组分: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为硬脂酸、硬脂醇聚醚-21和硬脂酰谷氨酸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复合脂质材料为甘油三(乙基己酸)酯、聚二甲基硅氧烷、硬脂醇、角鲨烷、油酸酯和丁二醇中的至少一种;所述pH调节剂为氢氧化钠或柠檬酸;所述水相材料为甘油、透明质酸钠、糖基海藻糖和卡波姆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防腐剂为羟苯甲酯、羟苯丙酯和苯氧乙醇中的至少一种。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妆品的制备方法为:将硬脂酰谷氨酸钠、氢氧化钠、柠檬酸甘油、透明质酸钠、糖基海藻糖、卡波姆配制成水相体系,将硬脂酸、硬脂醇聚醚-21、甘油三(乙基己酸)酯、聚二甲基硅氧烷、硬脂醇、角鲨烷、油酸酯、丁二醇、羟苯甲酯、羟苯丙酯和苯氧乙醇配制成油相体系,然后分别加热至70-80℃;将水相体系缓慢地加入到油相体系中,在80-95℃条件下边滴加边均质至膏状变为乳白色,继续加速搅拌3-5min后,停止加热并减速搅拌至40℃,加入所述微胶囊搅拌均匀,冷却至常温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090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阴阳极电催化协同烟气脱硝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输液自动报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