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颗粒土试样的无损保存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71246.5 | 申请日: | 2020-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500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博;陈宏湛;陈立;李玉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36 | 分类号: | G01N1/36 |
代理公司: | 温州金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7 | 代理人: | 林益建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颗粒 试样 无损 保存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颗粒土试样的无损保存工艺,涉及土壤实验研究领域,其步骤包括:步骤A、对试验完成后的试样从试样顶部抽负压;步骤B、对试样外的杂质进行清理,在模具内表面涂抹凡士林,然后在模具的内壁沾上保鲜膜;步骤C、在试样外按照顺序安装好模具;步骤D、配置液体的石灰,保证注入模具时能够均匀分布;步骤E、静置5小时后,将模具脱模,去除负压,拿下试样的顶帽;步骤F、配置环氧树脂,将环氧树脂通过滤网过滤后倒入试样,然后通过在试样的顶部施加气压,将环氧树脂均匀的压入试样内部;步骤G、三小时后将试样上下位子进行调整,然后重复步骤F,用环氧树脂从试样上部倒入。本发明具有简单易操作,对实验设备的影响小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实验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颗粒土试样的无损保存工艺。
背景技术
室内单元体实验的应用极为广泛,在土木工程中一般适用于如下领域:1)地震荷载作用下对砂土液化情况的分析;2)对土体的剪切模量和阻尼比进行测试,分析其初始刚度和刚度的退化情况,针对其变化规律对土体的破坏情况进行监测和预警;3)模拟车辆交通荷载情况下,应力路径循环对于土体的相关影响等实验;因此针对室内实验进行的小型单元体实验能够对土体的强度、刚度、剪切模量、阻尼比和液化进行合理准确的分析,为现场施工提供技术指导,减少施工成本,并为工程质量提供保障;但是对于已完成实验的完整试样,如果想要进行后期的CT扫描及微观分析,在取下试样时会对其内部产生扰动,造成砂土颗粒间的接触改边,无法正确反应局部的密实度变化,颗粒在试验后的破碎模式和破碎数量,这会使得试验后的一系列重要数据无法获取,影响对于实际情况的定量分析。
且现有的保存方式存在着仍然会扰动试样,常规保存试样的方法通常为从实验仪器底部的通道内通入环氧树脂,但是这种方法容易堵塞孔道且由于孔道较细导致效率很低,通入后的环氧树脂分布不均匀等因素,工艺复杂,时间和经济成本高的缺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颗粒土试样的无损保存工艺。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颗粒土试样的无损保存工艺,其步骤包括:
步骤A、对试验完成后的试样从试样顶部抽负压;
步骤B、对试样外的杂质进行清理,后擦干,在模具内表面涂抹凡士林,然后在模具的内壁沾上保鲜膜;
步骤C、在试样外按照顺序安装好模具,然后用喉箍箍紧模具,模具安装时不得倾斜,并且保证模具的连接处安装紧密;
步骤D、配置液体的石灰,保证注入模具时能够均匀分布,在试样的外部形成一个整体,使试样在没有负压的情况下也能保证其直立状态,且不会发生扰动;
步骤E、静置5小时后,将模具脱模,去除负压,拿下试样的顶帽;
步骤F、配置环氧树脂,将环氧树脂在倒入前,通过滤网过滤后倒入试样,然后通过在试样的顶部施加10KPa的气压,将环氧树脂均匀的压入试样内部,此步骤持续三小时,以此来保证环氧树脂分布的均匀性;
步骤G、三小时后将试样上下位子进行调整,然后重复步骤F,用环氧树脂从试样上部倒入。
所述的步骤A中负压为20kpa~30kpa。
所述步骤B中的保鲜膜应裁剪的略大于每一瓣模具的尺寸,且和模具粘贴紧密无空隙。
所述步骤D中的石灰按照水灰比1:1.2的比例,按照此比例配置的石灰为液体。
所述的步骤D中的石灰采用生石灰,氧化钙的含量大于99.5%,石灰和水的含量根据公式计算,石灰含量=模具内的体积*1.2。
所述的步骤D中顶部加气压30~50k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未经温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12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行为的目标物数据分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碟刹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