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下翻式后浇带换撑结构及施工方法、后浇带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71707.9 | 申请日: | 2020-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84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杨赵停;柳俊;鲍海亮;刘昌彬;刘佳;吴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E04B1/00;E04B1/16;E04G11/36;E04G1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翻式后浇带换撑 结构 施工 方法 后浇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翻式后浇带换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以及一种后浇带施工方法,该换撑结构包括位于后浇带区域两侧形成具有第一厚度的结构楼板,沿后浇带区域的边界向远离后浇带区域方向延伸某一预定距离使两侧的所述结构楼板下翻并配置贯穿于后浇带区域下方的钢筋形成具有第二厚度的钢筋混凝土边梁,以及位于所述钢筋混凝土边梁之间的钢筋混凝土换撑板。本发明的换撑结构,钢筋混凝土换撑板与结构楼板的传力均匀,满足了钢筋混凝土换撑板与结构楼板连接后的整体性的水平传力,保证了建筑物施工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提高了施工效率,具有安全防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下翻式后浇带换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以及一种后浇带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请参考图1,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为保证基坑整体稳定性,在配置有钢筋的钢筋混凝土的结构楼板11之间的后浇带区域14形成后浇带换撑结构10。请参考图1,现有的后浇带换撑结构10包括具有第一厚度L1并配置有钢筋12浇筑混凝土形成的结构楼板11,以及间隔分布在位于结构楼板11之间的后浇带区域14的工字钢换撑板13,以通过工字钢换撑板13对两侧的结构楼板11形成传力体系,由于工字钢换撑板13的抗压力受力性能较好、抗剪切力受力性能力较差,而钢筋混凝土的结构楼板11抗压力和抗剪切力均具有较好的受力性能,从而导致工字钢换撑板13与结构楼板11的传力不均匀,不能满足结构楼板整体水平传力的整体性和稳定性。请参考图1至图2,由于后浇带区域需要等待建筑物主体结构封顶并且沉降稳定之后方可浇筑混凝土形成后浇带结构15,因此在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封顶施工之前间隔分布的工字钢换撑板之间的间隙会存在漏水、高空落物等安全隐患。另外,工字钢换撑板13需要切割加工之后匹配到后浇带区域14,不仅切割加工困难,还需要工程机械设备吊装以及运输作业,从而降低了施工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下翻式后浇带换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以及一种后浇带施工方法,以解决换撑板与结构楼板之间的传力不均匀以及后浇带区域工字钢换撑板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下翻式后浇带换撑结构,包括位于后浇带区域两侧形成具有第一厚度的结构楼板,沿后浇带区域的边界向远离后浇带区域方向延伸某一预定距离使两侧的所述结构楼板下翻并配置贯穿于后浇带区域下方的钢筋形成具有第二厚度的钢筋混凝土边梁,以及位于所述钢筋混凝土边梁之间的钢筋混凝土换撑板;所述结构楼板包括混凝土以及横向配置在混凝土之内的第一钢筋笼;所述钢筋混凝土边梁包括混凝土以及横向配置在混凝土之内的第二钢筋笼;位于所述钢筋混凝土边梁区域的第二钢筋笼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钢筋笼之间纵向设置有第三钢筋笼。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下翻式后浇带换撑结构,所述钢筋混凝土边梁的厚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结构楼板的厚度。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下翻式后浇带换撑结构,所述结构楼板与所述钢筋混凝土边梁为一体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下翻式后浇带换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
在后浇带区域两侧施工结构楼板及其下翻的钢筋混凝土边梁的模板,在所述模板内对应形成所述钢筋混凝土边梁区域的第二钢筋笼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钢筋笼之间纵向设置有第三钢筋笼;
在两侧所述模板内至少配置第一钢筋笼和第二钢筋笼并浇筑混凝土形成结构楼板和钢筋混凝土边梁,其中所述第一钢筋笼贯穿于后浇带区域,所述第二钢筋笼贯穿于后浇带区域的下方;
在所述钢筋混凝土边梁之间浇筑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换撑板。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下翻式后浇带换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同时或者分时在后浇带区域两侧施工结构楼板及其下翻的钢筋混凝土边梁的模板,使位于后浇带区域一侧的结构楼板及其下翻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同时或者分时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17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