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溶胀丁腈橡胶胶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72131.8 | 申请日: | 2020-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0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房光;詹升忠;董振刚;孙双;杨汉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庆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大庆油田力神泵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9/02 | 分类号: | C08L9/02;C08L45/02;C08K13/04;C08K7/26;C08K3/22;C08K3/06;C08K5/09;C08K3/04;B29B7/00;F04C15/00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张海霞 |
地址: | 163453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溶胀 丁腈橡胶 胶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耐溶胀丁腈橡胶胶料,其特征在于,包括:
丁腈橡胶、氧化锌、硫磺、硬脂酸、防老剂、古马隆树脂、炭黑、醚酯增塑剂、促进剂、白炭黑及硅烷偶联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溶胀丁腈橡胶胶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丁腈橡胶为N220S,所述氧化锌为AZO808,所述硫磺为325目,所述硬脂酸为AC1801,所述防老剂包括TMQ及4010NA,所述炭黑为N330,所述醚酯增塑剂为TP95,所述促进剂包括MBTS及TBBS,所述白炭黑为1165MP,所述硅烷偶联剂为Si6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溶胀丁腈橡胶胶料,其特征在于,各组分按照质量份分别为:
所述丁腈橡胶N220s:100份;
所述氧化锌AZO808:3~6份;
所述硬脂酸AC1801:1~2份;
所述325目硫磺:1.5~3份;
所述防老剂TMQ:1~2份;
所述防老剂4010NA: 1~2份;
所述古马隆树脂:3~5份;
所述炭黑N330: 45~55份;
所述醚酯增塑剂TP95: 5~10份;
所述促进剂MBTS: 1~2份;
所述促进剂TBBS: 0.5~1.5份;
所述白炭黑1165MP: 3~5份;
所述硅烷偶联剂Si69: 1~2份。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耐溶胀丁腈橡胶胶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丁腈橡胶N220s的丙烯腈含量为41%,初始门尼粘度为56(100℃)。
5.一种耐溶胀丁腈橡胶胶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投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投料为先将所述丁腈橡胶与所述古马隆树脂混合均匀得到第一混匀物;
向所述第一混匀物中加入所述氧化锌、所述硬脂酸及所述硫磺并混合均匀后得到第二混匀物;
向所述第二混匀物中加入所述防老剂、所述硅烷偶联剂及所述白炭黑并混合均匀后得到第三混匀物;
向所述第三混匀物中加入所述炭黑及所述醚酯增塑剂并混合均匀后得到第四混匀物;
将所述第四混匀物制成片状胶料;
向所述片状胶料加入所述促进剂后进行二次密炼得到第五混匀物;
将所述第五混匀物制成成品片状胶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耐溶胀丁腈橡胶胶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均匀是在橡胶密炼机的捏炼室内进行的。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耐溶胀丁腈橡胶胶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开炼机上,将所述第四混匀物包辊混炼,制成所述片状胶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耐溶胀丁腈橡胶胶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室温下,将所述片状胶料停放16h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耐溶胀丁腈橡胶胶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开炼机上,将所述第五混匀物进行包辊混炼及打三角包2次后,再进行包辊混炼,制成所述成品片状胶料。
10.一种耐溶胀丁腈橡胶胶料在螺杆泵定子内衬材料上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庆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大庆油田力神泵业有限公司,未经大庆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大庆油田力神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213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