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O2 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72325.8 | 申请日: | 2020-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173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0 |
发明(设计)人: | 吴玉;侯朝鹏;晋超;张荣俊;孙霞;徐润;夏国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23/889 | 分类号: | B01J23/889;B01J23/83;B01J27/22;B01J27/24;B01J35/08;B01J37/00;C07C1/12;C07C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o base sub | ||
1.一种CO2加氢催化剂,包括载体和负载在所述载体上的活性组分a,所述载体为表面具有一个大孔、内部具有中空结构的微球,所述大孔与所述中空结构贯通形成一端开口的空腔;所述活性组分a为金属Fe或其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载体含有耐热无机氧化物b和助剂c,所述耐热无机氧化物b为选自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锰、氧化钛、氧化锆、氧化铜、氧化锌、氧化镧和氧化铈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助剂c为选自第IA族和/或IIA族的一种或几种;以催化剂重量为基准并以氧化物计的各组分重量含量满足Wa:Wb:Wc=(50~90):(5~50):(0.1~5),其中Wa表示活性组分a的重量百分含量,Wb表示助剂耐热无机氧化物b重量百分含量,Wc表示助剂c的重量百分含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中,以催化剂重量为基准并以氧化物计的各组分重量含量满足Wa:Wb:Wc=(55~90):(10~45):(0.5~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中,所述催化剂的尺寸为60μm~300μm,优选为80μm~260μm,空腔尺寸为10μm~100μm,优选为20μm~80μm。
4.一种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活性组分a的可溶性盐或胶体颗粒、耐热无机氧化物b的可溶性盐或胶体颗粒均匀分散到溶剂中,用沉淀剂进行沉淀,得到催化剂前驱体;
(2)将步骤(1)得到的催化剂前驱体与造孔剂和/或爆破剂混合制浆,得到浆液;
(3)将步骤(2)得到的浆液进行喷雾干燥成型;
所述活性组分a为金属Fe或其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载体含有耐热无机氧化物b和助剂c,所述耐热无机氧化物b为选自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锰、氧化钛、氧化锆、氧化铜、氧化锌、氧化镧和氧化铈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助剂c为选自第IA族和/或IIA族的一种或几种;
其中,在步骤(1)之中和/或步骤(2)之中和/或步骤(3)之后还包括引入助剂c的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可溶性盐选自无机盐和有机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无机盐选自氯化物、硝酸盐、醋酸盐、硫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有机物选自金属醇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造孔剂选自淀粉、合成纤维素、聚合醇、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合成纤维素为羧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羟基纤维脂肪醇中的一种或几种;聚合醇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乙烯醇、聚丙烯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醇聚乙烯醚、脂肪醇酰胺及其衍生物、分子量为200-20000的丙烯酸共聚物和顺丁烯酸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爆破剂选自硝酸、硝酸盐、苦味酸、三硝基甲苯(TNT)、硝化甘油、硝化棉中的一种或几种。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造孔剂的用量为催化剂前驱体氧化物干基的1.0-200.0%,爆破剂的用量为催化剂前驱体氧化物干基的0.5-200.0%。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喷雾干燥进风温度为400~800℃,优选为420~600℃;出风温度为70~300℃,优选为90~280℃。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步骤(3)之后还包括焙烧处理,所述焙烧处理的条件包括:焙烧温度为300~900℃,优选为350~700℃,焙烧时间为1~24h,优选为2~16h。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溶剂选自水、有机溶剂或者水与有机溶剂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232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浸采铀矿山可升降井内设备提升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