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格构柱定位导向机构及格构柱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72621.8 | 申请日: | 2020-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64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赵耀;毛金川;张进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4G21/18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杨晓燕 |
地址: | 43008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格构柱 定位 导向 机构 及格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格构柱定位导向机构及格构柱定位方法,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其包括支撑平台,支撑平台上安装有水平仪,且中部开设有浇筑口;多组定位组件,支撑平台的各个角端处于由各组定位组件所围设的空腔,多组定位组件可升降地分布在支撑平台的周侧处,且顶部分别与支撑平台的上表面相连接,用于调节支撑平台的水平度;多个可伸缩支架,分别间隔地安装在支撑平台上,且围设在浇筑口的周侧处;定位框架,定位框架安装在多个可伸缩支架的中心位置上,并分别与多个可伸缩支架的一侧固定连接,用于对格构柱进行导向定位。该装置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节省人力物力,且拆卸方便,安全性能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格构柱定位导向机构及格构柱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在基坑施工中,格构柱是围护结构的重要组成,保证基坑开挖安全。格构柱的主要作用是减小钢支撑及砼支撑的有效跨度,降低钢支撑及砼支撑由于跨度引起的挠度变形。在高支承台塔吊施工中格构柱为塔吊基础重要支撑部分,保证塔吊稳定与安全。
但是在具体施工时,格构柱必须在基坑开挖前施工完成,格构柱一般是桩成孔,通常格构柱在施工时,格构柱的柱顶标高、格构柱的垂直度和格构柱的安装方位是格构柱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因素,若格构柱的垂直度及格构柱的安装方位未按照设计参数安装,则会引起格构柱整体发生轻微测斜以及格构柱的平面方位发生变化,从而使安装在格构柱上端的系梁的位置发生偏差,进而支护体系和塔吊支撑体系竖向稳定性大大降低,若格构柱的方向未按照设计参数控制,则造成后期施工的砼支撑或者钢支撑之间的连接问题,对整个基坑支护体系造成了潜在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格构柱定位导向机构及拆除方法,旨在改善现有的施工中对格构柱的定位偏差大的问题。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格构柱定位导向机构,包括:
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上安装有水平仪,且中部开设有浇筑口;
多组定位组件,所述支撑平台的各个角端分别设置在各组所述定位组件所围设的空腔内,多组所述定位组件可升降地分布在所述支撑平台的周侧处,且顶部分别与所述支撑平台的上表面相连接,用于调节所述支撑平台的水平度;
多个可伸缩支架,分别间隔地安装在所述支撑平台上,且围设在所述浇筑口的周侧处;
定位框架,所述定位框架安装在多个所述可伸缩支架的中心位置上,并分别与多个可伸缩支架的一侧固定连接,用于对格构柱进行导向定位。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每组所述定位组件均包括下垫钢板、升降基座以及定位结构,所述升降基座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下垫钢板上,所述定位结构固定安装在所述升降基座上,且顶部与所述支撑平台的上表面相连接;所述支撑平台的四个角端分别处于各个所述定位结构所围设的空腔中,所述定位结构用于对所述支撑平台进行水平度的调节。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底部基板,所述底部基板的相邻两侧上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且所述第一竖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二竖板的一侧垂直邻接;所述第一竖板上铰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盖设在所述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上,且所述盖板的底部铰接有连接伸缩杆,所述连接伸缩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盖板,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的各个角端分别处于由所述第一竖板、所述第二竖板的所围设的空腔内。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升降基座包括固定板、升降板以及螺纹筒,所述底部基板的底部安装有多个支撑柱;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下垫钢板上,所述螺纹筒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升降板可升降地套接在所述螺纹筒上,所述支撑柱插接在所述螺纹筒中,所述升降板用于调节所述底部基板的高度。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可伸缩支架呈直角三角形状结构,包括直角形三脚架和伸缩结构,所述直角形三脚架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平台上,所述伸缩结构可伸缩地连接于所述直角形三脚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26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