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小麦地套种多种农作物的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73158.9 | 申请日: | 2020-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7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郑甲成;刘婷;詹秋文;李杰勤;李文阳;武德功;沙文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22/20 | 分类号: | A01G22/20;A01G22/15;A01G22/05;A01G22/50;A01G22/22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15 | 代理人: | 沈根水 |
地址: | 23303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麦 套种 多种 农作物 种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小麦地套种多种农作物的种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每一年的10月上旬,选择种植小麦的田地进行翻耕整地,预留的菠菜套种行为60‑70厘米,每隔6‑9行小麦套种4行菠菜,四行菠菜间距为40厘米,菠菜与麦行的间距为15厘米,在次年的3‑4月份对菠菜进行全部收获,在菠菜的茬口地种植一行西瓜,为九行小麦留一行西瓜预留行,预留行宽40厘米,棉花于4月下旬营养钵育苗,6月上旬套栽在瓜田里,每墒栽2行,行株距为(65~70)厘米×40厘米,到10月中下旬收获,小麦5月底收获,西瓜7月上旬收毕腾茬抢栽水稻,6月上中旬肥床旱育,7月上中旬移栽大田,10月中旬收获,本发明便于实现对农田地资源进行充分合理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小麦地套种多种农作物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小麦是三大谷物之一,几乎全作食用,仅约有六分之一作为饲料使用。两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小麦的地区,中国是世界较早种植小麦的国家之一,套种是指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也叫套作、串种。
目前在对小面的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多数情况下是对小麦在农田里进行单一品种的耕种,在对小麦收获和种植的过程中,在一年的周期时间内,会有一些空缺耕种时间段,这些空缺时间段,有时是在其他农田地种植其它农作物,这样种植方式不能对农田地资源进行充分合理的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在小麦地套种多种农作物的种植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在小麦地套种多种农作物的种植方法,便于对农田地资源进行充分合理的使用。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1)小麦和菠菜种植:在每一年的10月上旬,选择种植小麦的田地进行翻耕整地,预留的菠菜套种行为60-70厘米,每隔6-9行小麦套种4行菠菜,四行菠菜间距为40厘米,菠菜与麦行的间距为15厘米;
(2)在次年的3-4月份对菠菜进行全部收获;
(3)西瓜种植:在菠菜的茬口地种植一行西瓜,为九行小麦留一行西瓜预留行,预留行宽40厘米;
(4)棉花种植:棉花于4月下旬营养钵育苗,6月上旬套栽在瓜田里,每墒栽2行,行株距为(65~70)厘米×40厘米,到10月中下旬收获;
(5)水稻种植:小麦5月底收获,西瓜7月上旬收毕腾茬抢栽水稻,6月上中旬肥床旱育,7月上中旬移栽大田,10月中旬收获。
优选地,上述用于在小麦地套种多种农作物的种植方法中,所述步骤(1)中的小麦和菠菜品种分别选用应以高产、耐肥、抗倒的大穗型品种为主和以高产的早熟品种为主,所述步骤(5)中的水稻选用早中熟晚稻品种,便于对各农作物相互间的套种种植。
优选地,上述用于在小麦地套种多种农作物的种植方法中,所述步骤(3)中的西瓜瓜苗于4月初营养钵育,5月初带水带肥移栽,栽后及时盖膜,株距55厘米,亩栽650株左右,便于对西瓜瓜苗的培养种植。
优选地,上述用于在小麦地套种多种农作物的种植方法中,所述西瓜瓜苗移栽前,在预植带内每亩深施土杂肥2000斤,饼肥40斤,三元复合肥50斤,保证西瓜瓜苗幼苗成长时有足够的养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改变了在小麦农田地单一种植小麦一种农作物的方式,采用套种的方式,先在小麦地里种植小麦,和能够越冬的菠菜,这样可以使人们在冬天满足对蔬菜的需要,越冬之后,利用西瓜、棉花和水稻的种植时间差,和农作物的高矮程度不同进行套种,同时对小麦选用以高产、耐肥、抗倒的大穗型品种为主,便于抗倒伏,进而可以使不同高矮程度的农作物光照充分,从而便于对农田地资源进行充分合理的使用,提高土地利用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科技学院,未经安徽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31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