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远程锁车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73458.7 | 申请日: | 2020-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69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杨辉;韩沙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野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5/102 | 分类号: | B60R25/102;B60R25/25;B60R25/30;B60R25/04;B60R25/06;E05F15/72;B60Q1/46;B60R25/33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刘金蓉 |
地址: | 6101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远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远程锁车系统及方法,其中该系统包括移动终端、管理平台和车辆,车辆包括TBOX、车辆控制系统和信息采集设备;移动终端用于输入车辆控制信息并发送给管理平台,并且从管理平台获取并显示车辆状态信息;管理平台用于将车辆控制信息传达至TBOX,并从TBOX中获取车辆状态信息和驾驶人信息,同时存储经过管理平台的数据流;TBOX用于将车辆控制信息传达至车辆控制系统,并从车辆控制系统中获取车辆状态信息以及从信息采集设备中获取驾驶人信息;车辆控制系统用于根据车辆控制信息实现对车辆的控制,并时刻获取车辆状态信息;该方法基于该系统进行实施,能够有效对被盗车辆实现远程锁车操作,从而实现防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防盗领域,特别是一种远程锁车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车辆属于高价值商品,时有被盗事件发生,给车主造成经济上的损失。为了防止车辆被盗,车辆往往加装GPS定位系统,但是存在被恶意拆除的风险,从而规避远程定位,造成车辆被盗难以找回的问题。为了更好的实现车辆防盗,也有部分车辆应用了远程锁车技术,即是在车辆上设置与云平台通讯的锁车装置,当车主通过手机APP执行锁车操作时,云平台会向车辆上的锁车装置发送锁车命令。当锁车装置接收到锁车命令后,控制车辆上的电气设备动作,使车辆不能够正常启动和行驶,从而防止车辆被盗,提供车辆的安全性。
中国专利CN201510060902.9给出了一种在ACC档才通过仪表执行锁车指令,规避了动力电池馈电导致无法锁车的问题。中国专利CN201510980583.3给出了一种解决蓄意规避整车锁车的问题,整车检测到远程锁车指令,一旦发动机熄火,则禁止再次启动发动机。中国专利CN201710564253.5给出了一种规避监控终端被恶意拆除无法锁车的问题,通过服务终端自动记录锁车履历和锁车状态履历,能有效追溯车辆锁车/解锁操作情况。中国专利CN201711124268.6给出了一种只有在转速和扭矩都为零时才允许锁车的方案,提高了远程锁车的安全性。中国专利CN201910472198.6给出了一种基于云平台,通过TBOX发送指令,VCU执行锁车指令的远程锁车方法。
尽管以上方案均能达到远程锁车的目的,但是为了确保车辆与人员安全,均不支持在行车过程中实现锁车;并且也不能记录盗车人信息,无法给警方提供有力证据,同时也无法阻止盗车人逃离被盗车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远程锁车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远程锁车系统,包括移动终端、管理平台和车辆,所述车辆包括TBOX、车辆控制系统、信息采集设备;所述移动终端用于输入车辆控制信息与电子围栏信息并发送给所述管理平台,并且从所述管理平台获取并显示车辆状态信息和驾驶人信息;所述管理平台用于将车辆控制信息传达至所述TBOX,并从所述TBOX中获取车辆状态信息和驾驶人信息,同时存储经过所述管理平台的数据流;所述TBOX用于将车辆控制信息传达至所述车辆控制系统,并从所述车辆控制系统中获取车辆状态信息、以及从所述信息采集设备中获取驾驶人信息;所述车辆控制系统用于根据车辆控制信息实现对车辆的控制,并时刻获取车辆状态信息;所述信息采集设备所采集的驾驶人信息,通过所述TBOX发送至所述管理平台。
进一步的,所述车辆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车辆内部,其用于显示车辆状态及警告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信息采集设备包括图像传感设备和指纹传感设备,所述图像传感设备设置于所述车辆内部驾驶室旁的A柱或仪表盘中,所述指纹传感设备设置于所述车辆的车门拉手、启动按钮、方向盘或档把上。
进一步的,所述图像传感设备设置有广角镜头,所述指纹传感设备还包括存储设备,所述存储设备用于存储指纹信息,所述存储设备与所述TBOX直接或间接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野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野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34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