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轧耐候钢带及其柔性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73537.8 | 申请日: | 2020-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9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贾丽慧;张玉文;李建设;闫萍;翁张军;赵杨;尹宽;吴汉科;张红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不锈钢有限责任公司;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42;C22C38/50;C21D8/02;C22C33/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赵幸 |
地址: | 0630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轧 耐候钢带 及其 柔性 制造 方法 | ||
一种热轧耐候钢带及柔性制造方法,所述耐候钢带牌号为Q355NH、Q460NH、Q500NH,其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含量为:C:0.08~0.10%,Mn:0.80~1.00%,S≤0.010%,P≤0.025%,Si≤0.30%,Als:0.020~0.050%,Ti:0.020~0.040%,Cr:0.50~0.75%,Ni:0.12~0.20%,Cu:0.25~0.3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所述生产方法包括转炉冶炼、LF精炼、板坯连铸、加热、粗轧、精轧、冷却和卷取工序。本发明实现了同一成分生产出三个级别热轧耐候钢带,钢带性能满足焊接结构耐候钢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轧耐候钢带及其柔性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用焊接结构钢具有强度高、重量轻、塑性和韧性好、施工快速等特点,它适应于各种工程结构。近年来随着钢产量的稳步增长和全球应用技术研究的深入,焊接结构耐候钢在建筑行业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超高层及大跨度建筑等方面更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焊接结构耐候钢由普碳钢添加少量Cu、Cr、Ni等耐腐蚀元素而成,因而具有优异的耐候性能,不但可以减少对钢材表面防腐材料的涂装工序,节约建筑成本,而且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同时易成型、易焊接、耐磨蚀,因而较普碳钢有较高的安全性能。该类热轧产品经折弯、焊接等工序制作为方管后,用作钢管混凝土,即将混凝土灌入钢管内而形成的由钢管与核心混凝土协同承受外荷载作用的一种组合结构。目前已开始在国内一些大型厂房、民居、商务楼等得到应用。除在建筑行业中广泛应用,该类产品也应用于铁道、车辆、桥梁、塔架、光伏和高速工程等长期暴露在大气中的运输行业、汽车行业、桥梁行业等。
在常规的热轧钢带生产中,一种成分对应一种成品会导致牌号设计多、牌号管理混乱、冶炼控制频繁变换、生产组织困难、混坯数量多等问题,对生产组织和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因此为减少炼钢工序混浇带来的损失,采用了柔性制造的方法,即使钢种成分相同,通过调整轧制和轧后冷却工艺,生产出多种不同性能等级的钢材品种,实现“一钢多能、一线多能”的目标。这样可以简化炼钢、连铸的操作和管理, 使炼钢、连铸、板坯库、加热炉之间衔接,同时也有利于满足用户不同的使用要求, 最大程度地发挥钢材的性能潜力。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热轧耐候钢带及其柔性制造方法,所得耐候钢带各项性能指标良好,均满足用户使用要求。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热轧耐候钢带,所述耐候钢带牌号为Q355NH、Q460NH、Q500NH,其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含量为:C:0.08~0.10%,Mn:0.80~1.00%,S≤0.010%,P≤0.025%,Si≤0.30%,Als:0.020~0.050%,Ti:0.020~0.040%,Cr:0.50~0.75%,Ni:0.12~0.20%,Cu:0.25~0.3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
本发明所述耐候钢带的厚度为3.0~6.0mm,金相组织为铁素体+贝氏体。
本发明所述Q355NH耐候钢带屈服强度ReH≥355MPa,抗拉强度Rm:490~630MPa,断后伸长率A≥22%;Q460NH耐候钢带屈服强度ReH≥460MPa,抗拉强度Rm:570~730MPa,断后伸长率A≥20%;Q500NH耐候钢带屈服强度ReH≥500MPa,抗拉强度Rm:600~760MPa,断后伸长率A≥18%。
一种热轧耐候钢带的柔性制造方法,其包括转炉冶炼、LF精炼、板坯连铸、加热、粗轧、精轧、冷却和卷取工序。
本发明方法所述板坯连铸工序,连铸得到厚度180~230mm的钢坯。
本发明方法所述加热工序,采用步进式加热炉加热,均热段温度≥1240℃,均热时间30~35min,总加热时间160~24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不锈钢有限责任公司;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唐山不锈钢有限责任公司;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35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