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烧结钕铁硼矫顽力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73833.8 | 申请日: | 2020-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0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唐天平;刘永广;左志军;李一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廊坊京磁精密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2 | 分类号: | H01F41/02;H01F1/057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卞静静 |
地址: | 06530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烧结 钕铁硼 矫顽力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烧结钕铁硼矫顽力的方法,包括:步骤一、制备厚度为1~8mm的待加工烧结钕铁硼磁体薄片;步骤二、取重稀土粉末和含铝的金属粉末混匀,得混合粉末;步骤三、将混合粉末均匀分撒在待加工的烧结钕铁硼磁体薄片的上表面,加热至400~700℃使含铝的金属粉末融化成液态,保温3~20s后,迅速降温至15~23℃使混合粉末凝固成膜并粘附在待加工的烧结钕铁硼磁体薄片的上表面;步骤四、将待加工的烧结钕铁硼磁体薄片翻转180°,重复步骤三;步骤五、将表面覆着混合粉末膜的烧结钕铁硼磁体薄片放入真空炉进行热处理。本发明方法实用性强且在不影响烧结钕铁硼磁体剩磁和最大磁能积的前提下能显著提高其矫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钕铁硼磁体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烧结钕铁硼矫顽力的方法。
背景技术
钕铁硼作为当前磁性最强的永磁体,与传统永磁材料相比,其具有较高的永磁特性和高性价比。目前钕铁硼广泛应用于内燃机和新能源汽车、风电、信息产业、消费电子、家电、电梯、磁医疗技术等重要领域。经过多年的发展,烧结钕铁硼性能得到了不断的提升,剩磁和最大磁能积基本已经接近理论值,而矫顽力约为理论值的20-30%。近年来,烧结钕铁硼磁体在混合动力汽车等电动机领域需求日益增大,且电动机工作条件相对恶劣,这对烧结钕铁硼矫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磁控溅射法使烧结钕铁硼表面附着一层Tb或Dy等重稀土金属,并通过后期热处理工艺,晶界处富钕相经加热液化,使得附着在磁铁表面的重稀土金属沿着晶界扩散到烧结钕铁硼内部,直至主相粒子周围边界,可提升钕铁硼的各向异性场进而提升烧结钕铁硼的矫顽力,且由于Dy或Tb只是聚集在主相粒子的边界,故对剩磁Br影响不大,但这种工艺方法对设备有着较高的要求,且靶材种类有限、重稀土靶材利用率较低,处理费用成本较高,无法广泛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烧结钕铁硼矫顽力的方法,其利用铝对钕铁硼磁体晶界流动性增强的作用,提高重稀土元素渗透效率和渗透深度,进而提高烧结钕铁硼矫顽力。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提高烧结钕铁硼矫顽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取烧结后的钕铁硼磁体加工至厚度为1~8mm的薄片,然后进行除油除杂并干燥,得待加工烧结钕铁硼磁体薄片;
步骤二、分别取重稀土粉末和含铝的金属粉末进行混粉,混合均匀得混合粉末;
步骤三、将混合粉末均匀分撒在待加工的烧结钕铁硼磁体薄片的上表面,以 100~150℃/min的加热速率快速加热至400~700℃使含铝的金属粉末融化成液态,保温 3~20s后,以80~130℃/min的降温速率迅速降温至15~23℃使混合粉末凝固成膜并粘附在待加工的烧结钕铁硼磁体薄片的上表面;
步骤四、将待加工的烧结钕铁硼磁体薄片翻转180°,在其翻转后的上表面均匀分撒混合粉末,以100~150℃/min的加热速率快速加热至400~700℃使含铝的金属粉末融化成液态,保温3~20s后,以80~130℃/min的降温速率迅速降温至15~23℃使混合粉末凝固成膜并粘附在待加工的烧结钕铁硼磁体薄片翻转后的上表面;
步骤五、将表面覆着混合粉末膜的烧结钕铁硼磁体薄片放入真空炉进行回火热处理;
其中,步骤二、步骤三、步骤四均在氮气或氩气保护条件下进行;
步骤二中混粉过程可以在三维混粉机中进行,混粉时间为2~4h;
步骤三中加热方式可以为激光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廊坊京磁精密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廊坊京磁精密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38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驱动方法及其驱动装置
- 下一篇:信息处理装置及计算机可读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