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门组件和储物柜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74059.2 | 申请日: | 2020-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50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解卫浩;席永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5/00 | 分类号: | E05B5/00;A47B9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吴欢燕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件 储物柜 | ||
本发明涉及门组件技术领域,提供门组件和储物柜。门组件包括:第一门体,形成有第一隐藏拉手槽;第二门体,形成有第二隐藏拉手槽,且安装有遮挡部件,遮挡部件在凹陷状态和复位状态切换;在凹陷状态第二门体形成第一隐藏拉手槽与第二隐藏拉手槽的操作避让空间;在复位状态遮挡部件遮盖第一隐藏拉手槽和第二隐藏拉手槽。该种门组件,由于遮挡部件在凹陷状态的时候,在第一门体上形成有操作避让空间,使得用户可选择操作第一隐藏拉手槽或者第二隐藏拉手槽,进而方便用户的开门或者关门操作。当遮挡部件在复位状态的时候,第一隐藏拉手槽和第二隐藏拉手槽被遮盖,进而从外部无法看到第一隐藏拉手槽和第二隐藏拉手槽,保证门组件的平整简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门组件和储物柜。
背景技术
为了方便开门,目前大多数对开门冰箱通常会在门体上设置把手或在门体的侧壁设置拉手槽。由于把手凸设在门体上影响美观,因此在对开门冰箱上设置拉手槽更为常见。在对开门冰箱上设置拉手槽虽然能够保证门体的正面简洁平整,但是,为了保证在打开其中一个门体时用户的手能够扣入该门体的拉手槽,对开门冰箱的两扇门体之间必须预留朝向冰箱内部凹陷的操作区域,由此又会破坏冰箱正面的平整性、影响美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门组件,其门体平整简洁且方便开闭。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储物柜。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门组件,包括:
第一门体,形成有第一隐藏拉手槽;
第二门体,形成有第二隐藏拉手槽,且安装有遮挡部件,所述遮挡部件设置为可在凹陷状态和复位状态切换;
在所述凹陷状态所述第二门体形成所述第一隐藏拉手槽与所述第二隐藏拉手槽的操作避让空间;在所述复位状态所述遮挡部件遮盖所述第一隐藏拉手槽和所述第二隐藏拉手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门组件,由于遮挡部件在凹陷状态的时候,在第二门体上形成有操作避让空间,使得用户可选择操作第一隐藏拉手槽或者第二隐藏拉手槽,进而方便用户的开门或者关门操作。当遮挡部件在复位状态的时候,第一隐藏拉手槽和第二隐藏拉手槽被遮盖,进而从外部无法看到第一隐藏拉手槽和第二隐藏拉手槽,保证门组件的平整简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遮挡部件连接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用以驱动所述遮挡部件在所述凹陷状态和所述复位状态切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门组件设置有传感部件,所述传感部件用于在感应到开门请求操作时发送所述驱动部件的第一启动信号,所述第一启动信号用以控制所述驱动部件驱动所述遮挡部件运动至所述凹陷状态;所述传感部件在感应到关门需求时发送所述驱动部件的第二启动信号,所述第二启动信号用以控制所述驱动部件驱动所述遮挡部件运动至所述复位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驱动部件包括依次传动连接的电机、齿轮、旋转叉杆和若干连杆机构,所述旋转叉杆的第一端形成有啮合于所述齿轮的齿部,所述旋转叉杆的第二端形成有开口槽,至少其中一个所述连杆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开口槽并可沿着所述开口槽运动的安装部,所述连杆机构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遮挡部件,所述连杆机构的第二端转动连接安装托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铰接轴,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第一端安装于所述安装托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第二端通过所述铰接轴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第二端安装于所述遮挡部件,所述安装部为所述铰接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驱动部件包括多个在不同二维平面运动的所述连杆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40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