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格氏乳杆菌HMV18及其外泌蛋白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74100.6 | 申请日: | 2020-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87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贾娴娴;高翔;贾苗苗;丛斌;王子璇;李青霞;张永红;谢立新;张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7K14/195;C07K1/34;A61K38/16;A61P31/04;A61P35/00;C12R1/225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郝晓红 |
地址: | 050017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格氏乳 杆菌 hmv18 及其 蛋白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格氏乳杆菌HMV18及其外泌蛋白和应用。该格氏乳杆菌HMV18于2019年7月11日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9538;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提取自该格氏乳杆菌HMV18的蛋白具有抑菌和抗肿瘤作用,但对正常心肌细胞基本无影响,能够用于制备抑菌和抗肿瘤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格氏乳杆菌HMV18及其外泌蛋白和应用。
背景技术
细菌是生物主要类群之一,对人类而言,既有有益菌,也有致病菌。当致病菌侵入血循环中生长繁殖则有可能引起细菌感染。尤其对于老人、儿童、有慢性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若细菌感染后处理不当、治疗不及时或伴有并发症,可发展成败血症或者脓毒血症。如,大肠杆菌属于肠道杆菌大类中的一种,寄生在人体大肠和小肠里,是人体常驻菌,正常情况下对人体健康无威胁,并能抵御致病菌以及协助合成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2等。但当机体免疫力降低、肠道缺乏刺激等特殊情况使大肠杆菌寄居到尿道、胆囊、膀胱、阑尾等部位时则会成为致病菌,引起相应部位的感染,甚至扩散至全身感染。此外,大肠杆菌中的致病菌种在体外还可诱发人体食物中毒,或使猪、牛、羊等多种动物产生腹泻,给畜牧业带来严重危害。
现有技术中多以抗生素来防止细菌感染,然而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使耐抗生素菌不断增加,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抗生素之外的其它抗菌物质来抑制细菌增殖。
另一方面,近几年恶性肿瘤发病率在我国呈明显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目前肿瘤治疗方法有手术切除、放疗、化疗和生物疗法。手术切除有多种不适用的情形,如全身性恶性肿瘤、多发性转移灶、伴有严重心肺疾病等,还有可能产生手术并发症。放疗对于骨肉瘤、纤维肉瘤、脂肪肉瘤、横纹肌肉瘤等低放射敏感性肿瘤不适用,并常伴有恶心呕吐、发热、造血系统受损、皮肤损害、脱发等副作用。化疗对大多数肿瘤还不可能完全治愈,需配合手术、放疗等其他治疗手段,而且化疗对正常组织存在损伤,可出现骨髓抑制、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肝肾功能损害、免疫功能抑制等,并会产生耐药性。生物疗法也可能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免疫过强的副作用,如发高烧,恶心等。由于实体瘤具有复杂的生物学特性,生物疗法中的免疫疗法还未达到能精准杀伤癌细胞的阶段,在实体肿瘤的治疗中存在严重的脱靶效应,并可损伤正常组织或细胞。
鉴于目前肿瘤治疗方法中的缺陷,迫切需要疗效明确、不易耐药、安全可靠、毒副作用轻微,同时能提高肿瘤患者自身的抗肿瘤免疫功能的新型疗法。
发明内容
针对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使耐抗生素菌不断增加、现有肿瘤治疗存在副作用大、靶向性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格氏乳杆菌HMV18,
以及,本发明还提供上述格氏乳杆菌HMV18的培养方法。
以及,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格氏乳杆菌外泌蛋白。
以及,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格氏乳杆菌外泌蛋白的制备方法。
以及,本发明还提供上述格氏乳杆菌外泌蛋白在制备抑菌产品中的应用。
以及,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制备方法制备所得格氏乳杆菌外泌蛋白在制备抑菌产品中的应用。
以及,本发明还提供上述格氏乳杆菌外泌蛋白在制备抗肿瘤产品中的应用。
以及,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制备方法制备所得格氏乳杆菌外泌蛋白在制备抗肿瘤产品中的应用。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格氏乳杆菌HMV18,其分类名称为格氏乳杆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医科大学,未经河北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41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