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促进进食的鳜鱼饲料用诱食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75282.9 | 申请日: | 202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87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华;李燕华;康升云;张斌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恒荣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50/80 | 分类号: | A23K50/80;A23K10/22;A23K10/16;A23K10/37;A23K10/12;A23K20/158;A23K20/174;A23K20/105 |
代理公司: | 南昌合达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42 | 代理人: | 李旦 |
地址: | 344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促进 进食 鳜鱼 饲料 用诱食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可促进进食的鳜鱼饲料用诱食剂,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组份计所述可促进进食的鳜鱼饲料用诱食剂的配方如下:
鱼溶浆粉10~40份、南极磷虾粉5~15份、酵母提取物2~8份、发酵豆粕4~8份、植物复合油8~18份、复合维生素2~6份、中草药组合物6~20份、甜菜碱15~25份和天然抗氧化剂0.2~0.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促进进食的鳜鱼饲料用诱食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南极磷虾粉为未脱磷虾油的南极磷虾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促进进食的鳜鱼饲料用诱食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豆粕的制备方法为:将豆粕打湿后,依次接入乳酸杆菌、双歧杆菌、酵母菌,待豆粕发酵10~15d后,将发酵豆粕炒干,即得发酵豆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促进进食的鳜鱼饲料用诱食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复合油的制备方法为:将丁香、豆蔻、芝麻、薄荷按照质量比1:3:4:4混合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成粉末,然后将粉末放入粉末总重5~10倍的蒸馏水中,浸泡30~60min后开始加热,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植物,提取结束后用无水硫酸钠脱水,即得植物复合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促进进食的鳜鱼饲料用诱食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和维生素P,所述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和维生素P的质量比为2:4:3: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促进进食的鳜鱼饲料用诱食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草药组合物包括陈皮、神曲、枸杞、黄芪、白芍和黄柏,所述陈皮、神曲、枸杞、黄芪、白芍和黄柏的质量比为6:1:2:1:3:1。
7.一种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可促进进食的鳜鱼饲料用诱食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合适的质量配比称取鱼溶浆粉、南极磷虾粉、酵母提取物、发酵豆粕、植物复合油、复合维生素、中草药组合物、甜菜碱和天然抗氧化剂;
S2、将鱼溶浆粉、南极磷虾粉和发酵豆粕加入超微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粉碎后过400~600目筛,得到混合物A;
S3、将酵母提取物、复合维生素和甜菜碱混合均匀后,低温干燥后加入超微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粉碎后过400~600目筛,得到混合物B;
S4、将称取的中草药组合物放入高压煎煮器中,加入纯净水,水煎煮三次,分别滤出滤液,将三次滤液合并,得到中草药提取液;
S5、将混合物A、混合物B、植物复合油、中草药提取液和天然抗氧化剂放入搅拌机中混合搅拌30~60min,得到混合物C;
S6、将混合物C在-55~-45℃的温度、20Pa的真空度下冷冻干燥,即得到可促进进食的鳜鱼饲料用诱食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促进进食的鳜鱼饲料用诱食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的水煎煮的具体方法为:
在高压煎煮器中加入中草药组合物5倍体积的纯净水进行第一次煎煮,煎煮时间为40~60min,过滤得到一次滤渣;
在高压煎煮器中加入一次滤渣4倍体积的纯净水进行第二次煎煮,煎煮时间为30~40min,过滤得到二次滤渣;
在高压煎煮器中加入二次滤渣3倍体积的纯净水进行第三次煎煮,煎煮时间为10~20min,过滤。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促进进食的鳜鱼饲料用诱食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的高压煎煮器通过蒸汽进行加热;所述S5中的搅拌机的搅拌转速为200~500rpm,搅拌温度为40~60℃。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促进进食的鳜鱼饲料用诱食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中的在对混合物C冷冻干燥前还需要进行巴氏灭菌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恒荣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恒荣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528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