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RS485级联的多用户电能表及其数据传输方式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75450.4 | 申请日: | 202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3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任晨耀;宗寿松;沈若娴;马君;周晓龙;袁杰;秦帅;吴勤卫;张松辉;陈颖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安科瑞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2/06 | 分类号: | G01R22/06;G01R22/10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扬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9 | 代理人: | 张晓斐 |
地址: | 21440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s485 级联 多用户 电能表 及其 数据传输 方式 | ||
1.一种RS485级联的多用户电能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仪表显示模块和多个扩展模块;所述显示模块上设有显示模块端口,所述扩展模块上设有后级端口和前级端口;所述显示模块端口与第一个回路扩展模块的后级端口通过网线连接,多个扩展模块进行叠加联级时,后一级的回路扩展模块的后级端口插入网线与前一级的回路扩展模块的前级端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RS485级联的多用户电能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块内设有主电路模块,所述主电路模块包含有主处理器以及与主处理器相连接的第二端口RS4852,所述显示模块内的主电路模块上的第二端口RS4852与位于后端的扩展模块内的扩展电路模块的第一端口RS4851插接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RS485级联的多用户电能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模块内设有扩展电路模块,所述扩展电路模块包含有处理器以及与处理器相连接的第一端口RS4851和第二端口RS4852,位于前一级的扩展模块内的扩展电路模块的第二端口RS4852与位于后一级的扩展模块内的扩展电路模块的第一端口RS4851插接配合,通过RJ45插头和RJ45插座插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RS485级联的多用户电能表,其特征在于:所述仪表显示模块和多个扩展模块依次并排设置在导轨上。
5.一种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RS485级联的多用户电能表的数据传输方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所述显示模块的处理器以及回路扩展模块的处理器内均存储有一个地址信息及一个地址状态,其中地址信息决定了每个扩展模块在回路扩展模块中的对应位置,确定了当前扩展模块对应的用户,地址状态用以判断当前扩展模块是否自动编址;
后一级扩展模块接收前一级扩展模块发送的报文信息后,首先提取报文信息中的地址信息,并将地址信息与本扩展模块处理器内的地址信息相比较;
如果前一级的报文信息中存在与本扩展模块相同的地址信息,则认为本扩展模块地址正确,将本模块中的用户用电数据主动传递给前一级的扩展模块,并且将该+1后的地址信息以报文形式发送至后一级扩展模块;
如果前一级的报文信息与本扩展模块中的地址信息不相同,则判断报文信息中的地址状态;
若地址状态为开启自动编址,则将本扩展模块的地址信息修改为前一级报文信息中的地址信息,并且将用户用电数据传递给前一级扩展模块,并且将+1后的地址信息以报文形式发送至后一级扩展模块;
若地址状态为关闭自动编址,则本模块不自动编址,不主动上传用户数据,也不再向后一级扩展模块发送报文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RS485级联的多用户电能表的数据传输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表模块之间端口采用RS485通讯接口进行通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RS485级联的多用户电能表的数据传输方式,其特征在于:若仪表为安装完毕后第一次运行或在添加新的扩展模块后,显示模块与回路扩展模块需进行配对和地址自动编址,地址自动编址需在显示模块中设置打开。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RS485级联的多用户电能表的数据传输方式,其特征在于:每级扩展模块收到后级传来的用户用电数据后再主动传递给前一级的扩展模块,用此方法直至将所有回路扩展模块的用户用电数据传递给显示模块,显示模块在接收到所有扩展模块的用电数据且距离上一次下发召唤报文信息时间到达1秒后,再下发新一轮的召唤报文信息,若显示模块在接收到最后一条扩展模块用电数据后2秒仍未接收到全部扩展模块用电数据则下发新一轮的召唤报文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安科瑞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安科瑞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545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