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异味的复合板热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75451.9 | 申请日: | 202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10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波;苟慧艳;周梓烨;李紫荆;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大学 |
主分类号: | B32B37/12 | 分类号: | B32B37/12;B32B37/06;B32B37/10;B01D46/00;B01D46/10;B01D46/30;B01D5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50021 宁夏回***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味 复合板 热压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复合板材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去异味的复合板热压装置,通过吸盘动作装置和举升台分别控制上板下板,实现对复合板的热压粘合操作,同时在热压粘合复合板的过程中可以对热压区域进行局部定向通风,并吸除有害气体防止排放污染,该过程中通风吸除动作的气动力源仅有一处空气压缩机,并且具备多台热压装置共用吸除设备的能力,能耗较低,涉及的气体循环流通,多次通过吸除仓,有较好的吸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板材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复合板材在当代应用广泛,是常见的建筑装潢结构材料,通常使用板材涂胶后压合的方式进行生产。
目前生产复合板时,多采用人工涂胶后对齐拼接,然后普通压力机器增压粘合的方法,该方法在粘合过程中,涂胶的利用效果较差,容易出现复合板质地不均匀的缺陷,在薄板多层粘合的生产中该问题尤为突出;解决上述问题时可以在部分涂胶类型情况下适当加热板材进行热压,但由于涂胶中的挥发性溶剂成分存在,加热压合过程会出现有异味的有害气体入甲醛等,造成生产环境空气质量下降,严重时危害工人健康,而简单的使用通风系统会造成空气污染,对环境保护不利,同时大量增加能耗。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可以在热压生产复合板的过程中对热压区域进行局部主动通风过滤,减少挥发性异味气体外泄,并以较低能耗对通风空气进行吸附过滤无害化处理打的复合板热压装置。
一种去异味的复合板热压装置,包括主箱体、上板输送装置、下板输送装置、加热粘合装置和排气吸除装置。
其中,主箱体为上板输送装置、下板输送装置和加热粘合装置的安装机架,主箱体上部一端设置有上板进料口,主箱体下部两端分别设置下板进料口和成品出料口,主箱体底部设置有排气口,上板输送装置安装在上板进料口内侧,位于主箱体上部,下板输送装置安装在下板进料口与成品出料口之间,位于主箱体下部,排气吸除装置通过排气口与主箱体连接,加热粘合装置安装在排气口上方。
上板输送装置包括上板输送带、吸盘、吸盘提升装置与吸盘平移装置,上板输送带穿过上板进料口安装,吸盘平移装置安装在主箱体顶部内侧,吸盘通过吸盘提升装置安装在吸盘平移装置动作端下方,吸盘平移装置运动至运动范围两端处时,吸盘分别位于上板输送带末端上方和下板输送装置中部上方。
下板输送装置包括下板输送带和成品输送带,下板输送带与成品输送带顺次连接,连接处位于排气口上方,并安装有加热粘合装置,加热粘合装置包括加热板和举升台,加热板安装在举升台运动部顶端。
排气吸除装置包括排气管、过滤网、集气罩、吸除仓、广口排气管、吸气管、增压气室和引射管;排气管始端与主箱体排气口连接并安装过滤网,末端位于集气罩下,集气罩为上小下大的锥面罩,集气罩顶部安装吸除仓,吸除仓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网罩,内部填充活性炭颗粒,网罩网孔尺寸小于活性炭颗粒尺寸,广口排气管安装在吸除仓上方,吸气管安装在广口排气管上部侧面,吸气管末端接入增压气室,吸气管内设置有空气压缩机,增压气室通过控制阀门与引射管连接,引射管有至少两根,其中第一引射管喷口插入排气管内并指向排气管末端,第二引射管安装在集气罩下方与排气管末端并列,指向吸除仓底部网罩。
工作时,板材物料分上板下板分别放置在上板输送带和下板输送带上,下板上表面进行涂胶操作,物料随上板输送带和下板输送带进入主箱体,其中上板在抵达上板输送带内端时,吸盘提升装置操作吸盘将上板吸住举起,并通过吸盘平移装置移动至加热粘合装置上方;待下板抵达加热粘合装置后,加热板通过举升台动作举起下板,同时吸盘提升装置操作吸盘降下上板使上板下板贴合,之后吸盘提升装置与举升台继续动作压迫上板下板贴紧,加热板对贴紧的复合板加热,实现对复合板的热压生产。工艺过程完成后,吸盘随吸盘提升装置和吸盘平移装置复位,加工好的复合板放置在加热板上随举升台动作回归下板输送装置,并由成品输送带输出箱体,完成加工操作流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大学,未经宁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54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