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钣金焊接的辅助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75456.1 | 申请日: | 202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1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叶泉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绪稻康建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B23K37/04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焊接 辅助 组件 | ||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钣金焊接的辅助组件,其包括安装机构(110)、夹持辅助装置(200),夹持辅助装置(200)安装于安装机构(110)上,夹持辅助装置(200)包括旋转机构(210)、夹持机构(220),夹持机构(220)用于对方形工件进行夹持,旋转机构(210)用于驱使夹持机构(220)转动并进而使下一组焊接点转动至焊接设备处;其能够对待焊接的方形工件进行夹持,进而辅助后续的焊接处理,同时本焊接夹持平台的高度以及仰角均可进行调整,并且调整过程分为一次粗调,二次微调,调整精度更高,除此之外,本焊接夹持平台不仅能够对方形工件进行稳定夹持,还能够对圆形工件等其它形状的工件进行夹持,适用性更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辅助焊接用夹持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对金属加工业越来越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焊接工艺,发展很快,对焊接工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焊接工艺可以对材料进行焊接并组合成不同形状的工件,焊接之前一般需要对工件进行夹持,对于方形等形状的工件而言,普通平台对其夹持效果不佳,进而对后续的焊接结果造成一定影响,为此,本发明有必要提出一种辅助焊接用夹持平台,其能够对待焊接的方形工件进行夹持,进而辅助后续的焊接处理;安装装置内的高度调整机构以及角度调整机构均设置有两重调整过程,一次粗调,二次微调,使得调整精度更高,并且调整过程简单便捷,易于被工人学会;夹持辅助装置中的夹持机构能够对方形工件进行稳定夹持,夹持效果较佳,除此之外,夹持机构还能够对圆形工件等其它形状的工件进行夹持,适用性更广;夹持辅助装置中的旋转机构能够驱使夹持机构旋转,进而使工件的下一焊接点转动至焊接设备处,焊接过程更加简便,焊接效率也有所提升。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辅助焊接用夹持组件,其能够对待焊接的方形工件进行夹持,进而辅助后续的焊接处理,同时本焊接夹持平台的高度以及仰角均可进行调整,并且调整过程分为一次粗调,二次微调,调整精度更高,除此之外,本焊接夹持平台不仅能够对方形工件进行稳定夹持,还能够对圆形工件等其它形状的工件进行夹持,适用性更广。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用于钣金焊接的辅助组件,其包括安装机构(110)、夹持辅助装置(200),夹持辅助装置(200)安装于安装机构(110)上并且夹持辅助装置(200)用于对待焊接的方形工件进行夹持;
所述的安装机构(110)包括安装底座(111)、支撑轴(112)、支撑板(113)、安装轴(114),安装底座(111)为水平布置的矩形板体结构,安装底座(111)的上端面设置有承托支架,支撑轴(112)水平活动安装于承托支架上并可绕自身轴向转动;
所述的支撑板(113)为大面垂直于支撑轴(112)轴向且呈倾斜布置的矩形板体结构,支撑板(113)的底端设置有贯穿其厚度的安装孔,支撑板(113)通过安装孔活动套设于支撑轴(112)外部并且支撑板(113)可绕支撑轴(112)的轴向转动,支撑板(113)设置有两组并分别安装于支撑轴(112)的一端;
所述的安装轴(114)的轴向平行于支撑轴(112)的轴向,安装轴(114)活动安装于两组支撑板(113)的顶端之间并可绕自身轴向转动;
所述的夹持辅助装置(200)安装于安装轴(114)外部,夹持辅助装置(200)包括旋转机构(210)、夹持机构(220),夹持机构(220)用于对方形工件进行夹持,旋转机构(210)用于驱使夹持机构(220)转动并进而使下一组焊接点转动至焊接设备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优化。
所述的旋转机构(210)包括容纳外壳(211)、旋转电机(212)、转轴(213)、旋转轴(214),容纳外壳(211)为初始状态水平布置的矩形壳体结构,并且容纳外壳(211)与安装轴(114)之间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绪稻康建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绪稻康建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54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阴极氧还原臭氧发生器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高层建筑排水绿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