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用舷侧开孔测量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75458.0 | 申请日: | 202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61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曦春;夏杰;沈轶麟;张治;张小辉;王瑾 | 申请(专利权)人: |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7/22 | 分类号: | B23Q17/22;B23Q17/24;B25H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5 | 代理人: | 孙金金;周涛 |
地址: | 20012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用舷侧开孔 测量 定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用舷侧开孔测量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图纸,计算舷侧开孔的中心与结构平台之间的距离;步骤二、制作特制的舷侧开孔测量定位工装,将舷侧开孔测量定位工装安装在结构平台上;步骤三、通过螺纹丝杆调节测量板及横向水平座的高度,通过激光测距仪进行测量,使得横向水平座的下端面于结构平台之间的距离与步骤一中计算得到的值相同;步骤四、开启横向水平座上的激光红外仪,照射到舷侧并做好标记点,即为舷侧开孔的高度。本发明操作方便、可靠性强、能够重复使用、测量定位精准度高,使得开孔定位工作效率得到了提升,克服了目前测量定位的缺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舶建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用舷侧开孔测量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船舶领域建造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应用,以及高新船舶建造技术、先进造船工艺和精度造船管理等发展新方向,对船舶舷侧开孔的定位精度要求越来越高。
目前广泛使用的开孔定位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在各平台树立标杆,再使用水平管及其他辅助工具测量与定位开孔的高度;二是以平台为基准高度,使用直尺和水平仪等工具对开孔进行定位。上述两种高度定位方法均存在步骤繁琐、操作耗时久及测量精度低的缺陷,对操作人员的技能要求高,无法满足船舶建造的精度要求,严重影响后续设备的安装质量,特别是在面对深V型船体舷侧曲面时,无法满足设计、生产的实际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船用舷侧开孔测量定位方法,本发明的方法采用特制的船用舷侧开孔测量定位工装,能够在不同的船型上重复使用,对测量的环境要求低,测量精度高,测量过程方便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船用舷侧开孔测量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图纸,计算舷侧开孔的中心与结构平台之间的距离;
步骤二、制作特制的舷侧开孔测量定位工装,将舷侧开孔测量定位工装安装在结构平台上;所述船用舷侧开孔测量定位工装包括测量立柱、螺纹丝杆、上轴承、下轴承、螺纹滑块、测量板、横向水平座、水平基座、激光测距仪及激光红外仪;所述测量立柱为中空方钢结构,所述测量立柱的上封板的中部镶嵌设置有上轴承,下封板的中部镶嵌设置有下轴承,所述螺纹丝杆的一端设置于所述下轴承内,另一端穿过所述上轴承设置于所述测量立柱的外部,所述螺纹滑块设置于所述测量立柱的内部并与所述螺纹丝杆螺纹连接;所述测量立柱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纵向槽,与所述第一限位纵向槽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纵向槽,所述横向水平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滑块,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限位纵向槽,所述测量板的一端连接所述螺纹滑块,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限位纵向槽,所述激光红外仪安装于所述横向水平座上;所述水平基座安装于所述测量立柱的底端,其下端面与所述测量立柱的下端面齐平,所述激光测距仪安装于所述水平基座上且位于测量板的正下方,所述激光测距仪的激光发射点与所述测量板位于所述测量立柱外侧部分的下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高度。
步骤三、通过螺纹丝杆调节测量板及横向水平座的高度,通过激光测距仪进行测量,使得横向水平座的下端面于结构平台之间的距离与步骤一中计算得到的值相同;
步骤四、开启横向水平座上的激光红外仪,照射到舷侧并做好标记点,即为舷侧开孔的高度;
步骤五、在同一结构区域内测出两点,两点作为横向定位线,结合肋位号在纵向距离划出纵向定位线,横向定位线与纵向定位线的交点即为舷侧开孔的中心。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螺纹滑块的纵向截面为T型,横向截面为圆环形,所述螺纹滑块的外侧安装有两个平行的腹板,所述横向水平座安装于两个所述腹板之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两个所述腹板之间设置有侧肘板,所述测量板为L型,所述测量板的一侧与所述肘板通过内六角螺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54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