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电断路器单元、片材传送设备及成像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75840.1 | 申请日: | 202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3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阿部英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G21/16 | 分类号: | G03G21/16;G03G1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罗闻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电 断路器 单元 传送 设备 成像 | ||
本发明涉及光电断路器单元、片材传送设备及成像设备。光电断路器单元包括光电断路器和支撑部,所述光电断路器包括发光部件、感光部以及构造成沿变形方向弹性变形的钩部。所述支撑部包括:附接表面;孔,所述钩部沿插入方向插入穿过所述孔;引导部,所述引导部构造成引导所述钩部,使得在所述光电断路器沿与所述变形方向和所述插入方向相交的移动方向移动的状态下所述钩部沿所述变形方向变形以附接到所述支撑部;以及管控部,所述管控部构造成从所述附接表面突出,并且构造成将光电断路器在所述移动方向上的位置管控到所述钩部与所述孔重叠的位置,光电断路器的钩部已经由所述引导部引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光电断路器的光电断路器单元、配备有该光电断路器单元的片材传送设备和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已知设置在诸如弹球盘游戏机、照相机或打印机之类的设备上的光电断路器通过将从发光部件照射的光在到达感光部的状态与未到达感光部的状态之间切换来检测检测目标的存在。设置在打印机上的光电断路器的一个示例是通过利用标记阻挡从发光部件发射到感光部的光来检测片材的存在的光电断路器,所述标记通过被正在传送的片材按压而移动。光电断路器通过可弹性变形的钩部固定,该钩部通过所谓的卡扣配合而装配到接合孔。
在使钩部卡扣配合的批量生产处理中,如果操作者无意中向已经正确接合的光电断路器施加外力,可能会发生卡扣配合的光电断路器脱离或半接合的接合故障。如果在完成相关部件的组装之后发现这种接合故障,就必须将包括光电断路器的单元作为有缺陷的产品丢弃,或者必须拆卸并重新组装该单元,因此造成很大的损失和生产率的下降。
同时,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公报No.2018-34935公开了一种光电断路器单元,其具有引导肋,该引导肋设置在光电断路器的侧表面上,并且能够抑制由外力引起的卡扣配合的接合故障。具体地,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公报No.2018-34935中,可以通过使光电断路器抵靠引导肋来管控光电断路器在光电断路器的短长度方向上接收外力的位置,从而抑制卡扣配合的脱离。
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公报No.2018-34935中公开的光电断路器单元能够抑制光电断路器在装配操作之后的脱离。然而,如果在卡扣配合到接合孔的过程中卡扣配合部件错误地撞击靠近接合孔的区域,该卡扣配合部件可能会弯曲或损坏。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光电断路器单元包括:光电断路器,所述光电断路器包括构造成发光的发光部件、构造成接收从所述发光部件发出的光的感光部、以及构造成沿变形方向弹性变形的钩部;以及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构造成可拆卸地支撑所述光电断路器。所述支撑部包括:附接表面,所述光电断路器附接至所述附接表面;孔,所述孔形成在所述附接表面上,并且所述钩部沿插入方向插入穿过所述孔;引导部,所述引导部构造成从所述附接表面突出,并且构造成引导所述钩部,使得在所述光电断路器沿与所述变形方向和所述插入方向相交的移动方向移动的状态下所述钩部沿所述变形方向变形以附接到所述支撑部;以及管控部,所述管控部构造成从所述附接表面突出,并且构造成将光电断路器在所述移动方向上的位置管控到所述钩部与所述孔重叠的位置,所述光电断路器的钩部已经由所述引导部引导。
通过下文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打印机的总体示意图。
图2A是传送引导件和传感器标记的透视图。
图2B是从背面示出传感器标记的透视图。
图3A是示出了在附接有光电断路器的状态下的附接部的视图。
图3B是示出了在光电断路器被移除的状态下的附接部的视图。
图3C是从背面示出附接部的透视图。
图4A是光电断路器单元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58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