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源吸收表达系统、重组菌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75905.2 | 申请日: | 2020-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75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向文胜;李珊珊;金品娇;张艳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1 | 分类号: | C12N1/21;C12N15/31;C12N15/76;C12P19/62;C12P17/18;C12R1/465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邓宇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源 吸收 表达 系统 重组 应用 | ||
1.一种碳源吸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吸收系统含有启动子和吸收碳源的基因,所述启动子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或SEQ ID NO.4所示,所述吸收碳源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或SEQ ID NO.2所示。
2.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源吸收系统的重组载体。
3.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源吸收系统的重组菌,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菌的出发菌株为以蔗糖和淀粉中的一种或两种为碳源的链霉菌(streptomyces)。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组菌,其特征在于,所述链霉菌为冰城链霉菌(Streptomyces bingchenggensis)、阿维链霉菌(Streptomyces avermitilis)或蓝灰链霉菌(Streptomyces cyaneogriseus)。
5.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源吸收系统在提高链霉素次级代谢产物产量中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代谢产物包括米尔贝霉素、阿维菌素和尼莫克丁。
7.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组载体在提高链霉素次级代谢产物产量中的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代谢产物包括米尔贝霉素、阿维菌素和尼莫克丁。
9.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重组菌在提高链霉素次级代谢产物产量中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代谢产物包括米尔贝霉素、阿维菌素和尼莫克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590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