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差分涡流的高速轨道缺陷检测系统的参数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76331.0 | 申请日: | 202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18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许鹏;朱晨露;曾泓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1N27/90;B61K9/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姜慧勤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涡流 高速 轨道 缺陷 检测 系统 参数 设计 方法 | ||
1.基于差分涡流的高速轨道缺陷检测系统的参数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对于高速轨道所有需要区分深度的缺陷,依据所要求的区分间距最小值Ds设计差分涡流检测线圈的直径D,即差分涡流检测线圈的直径D满足如下条件:
D≤Ds
步骤2,对于高速轨道所有需要区分深度的缺陷,依据所要求的最大缺陷深度dmax,在步骤1的基础上,设计差分涡流检测的激励频率f,以匹配检测速度v和最大缺陷深度dmax要求,即差分涡流检测的激励频率f满足如下条件:
其中,σ为待检测试件的电导率,μ为待检测试件的磁导率;
步骤3,根据步骤1和步骤2设计的直径D和激励频率f,设计差分涡流检测线圈,利用差分涡流检测线圈检测高速轨道所有需要区分深度的缺陷,得到缺陷的深度即高速轨道受损程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差分涡流的高速轨道缺陷检测系统的参数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涡流检测线圈的直径D大于所有需要区分深度的缺陷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差分涡流的高速轨道缺陷检测系统的参数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涡流检测线圈的直径D等于间距最小值D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633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