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弃有机纳滤膜再造为超滤膜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76360.7 | 申请日: | 202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4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苗伟;李全乐;曼勤凯;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大河水处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1/14 | 分类号: | B01D61/14;B01D6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裕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42 | 代理人: | 王瑞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弃 有机 滤膜 再造 超滤膜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弃有机纳滤膜再造为超滤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清洗膜元件内的污染物;向清洗后的废弃有机纳滤膜元件的膜内注入再造液,并在28‑42℃条件下使用再造液浸泡清洗后的废弃有机纳滤膜元件2.5‑4.2小时得到膜元件一;使用28‑42℃的再造液循环浸泡膜元件一得到膜元件二;排掉再造液,用除盐水冲洗膜元件二,之后使用1.8%‑2.5%盐酸溶液循环浸泡膜元件二24‑38分钟得到膜元件三;排掉盐酸溶液,除盐水冲洗膜元件三直至洗出水的pH为中性,得到元件四;测试膜元件四的膜压差,合格后取出膜元件四备用;本方法完成了废弃有机纳滤膜再造为超滤膜,实现了废弃有机纳滤膜的再造利用;该再造流程操作简单,将有机废弃纳滤膜转化为超滤膜实现了膜材料再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弃有机纳滤膜再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弃有机纳滤膜再造为超滤膜的方法。
背景技术
工业企业脱盐水系统根据生产对脱盐水水质要求会使用纳滤+反渗透装置工艺分级除盐,纳滤膜的使用周期一般在三年左右,纳滤膜元件达到使用年限后,脱盐率下降明显,不能起到正常的脱盐功能,企业需要更新纳滤膜元件的方式保证正常生产的需要,但废弃的膜元件成为固体废弃物,给环境带来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有效的废弃有机纳滤膜再造为超滤膜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废弃有机纳滤膜再造为超滤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清洗膜元件内的污染物;
向清理后的废弃有机纳滤膜元件的膜内注入再造液,并在28-42℃条件下使用再造液浸泡清洗后的废弃有机纳滤膜元件2.5-4.2小时得到膜元件一;
使用28-42℃的再造液循环浸泡膜元件一并记录再造液的初始流量、再生流量和循环前后的压差变化直至各参数处于预设范围内,得到膜元件二;
排掉再造液,用除盐水冲洗膜元件二,之后使用1.8%-2.5%(质量比)盐酸溶液循环浸泡膜元件二24-38分钟得到膜元件三;
排掉盐酸溶液,除盐水冲洗膜元件三直至洗出水的pH为中性,得到元件四;
测试膜元件四的膜压差,合格后取出膜元件四备用。
进一步的,清洗膜元件内的污染物包括以下步骤:通过纳滤膜测试机对废弃有机纳滤膜进行各项性能测试,根据废弃有机纳滤膜元件的污染程度对其进行分组;
对分组后的废弃有机纳滤膜元件进行内部污染物的清理,处于同一组的废弃有机纳滤膜的清理措施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再造液为呈酸性或碱性或中性的无机氧化剂,所述再造液的浓度为10%-80%(质量比)。
进一步的,所述再造液为过碳酸钠、过氧化氢、次氯酸钠、硝酸、次氯酸、高锰酸钾、氯酸钾或过氧化钠溶液。
进一步的,再造液循环浸泡膜元件一的时间为1.5-2.5小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首先清洗掉膜元件内的污染物、在膜间注入再造液和再造液浸泡、循环膜元件使得纳滤膜功能转化为超滤过滤功能,之后使用除盐水冲洗掉再造液,继而使用稀盐酸溶液中和其他多余物质,最终再使用除盐水冲洗、完成废弃有机纳滤膜再造为超滤膜的过程;
本方法实现了废弃有机纳滤膜再生为超滤膜的方法,实现了废弃有机纳滤膜的再次利用,再造流程操作简单,实现了废物利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大河水处理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大河水处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63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垂直起降无人机的布局
- 下一篇:一种带自散热功能的电机